盼政府想民之所想

城市熱話:盼政府想民之所想

今年的天氣特別和暖,差不多不用出動禦寒衣物,去預備過農曆年,而面對經濟可能進一步衰退所帶來的寒冬,各行各業都嚴陣以待。

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勝、香港中聯辦換了主任、台灣蔡英文總統以壓倒性勝利贏得連任,這些事件叫特區政府不得不重估施政重點:是否進一步關注民生、推行更實際的紓困良策,讓市民經歷政府與民共渡難關。

連串措施紓緩市民壓力

林鄭政府宣佈推出十項新措施,紓緩市民壓力,除了「2元乘車優惠」惠及六十歲以上市民外,還有改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把普通及津貼合而為一,每月津貼額劃一為3585元;逐步增加法定假期至17天;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改善政府外判員工的待遇;多增加5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為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研究推行劏房租務管制;進一步增加過渡性房屋;為失業人士及就業不足人士,提供有時限的現金津貼。然而,這些措施沒有一項是即時實施的,有些還需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如何執行,最快年底才會實行。

新措施的推出,自然有不少議員和論政者批評:措施未有惠及年青一代,長者生活津貼仍是需要申請、經過測試,有人更指政府藉小恩小惠,搏取年長市民的歡心,但其實作用不大,反而有進一步分化社會之嫌。不過,我們也可對政府迅速關顧市民予以欣賞,基層市民的確為數不少,而增加法定假期,的確對平衡工作與家庭有幫助。如果特首和官員可以先找各人商量,彼此商議討論後才高調地推出政策,會否更叫人看到政府的誠意?

精神健康服務需求如地震後海嘯

前律政師黃仁龍最近以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身份表示,過去半年的事件,令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的難度及逼切性加大,未來會增加宣傳,希望有需要的人願意尋求協助。他形容精神健康服務需求,有如「地震之後的海嘯」,政府已有計劃並盡量作好準備,但他仍然擔心人手不足。的確,社會表面似趨平靜,但經過六個多月的動盪,市民的心仍是陰雲密布,不少人對他人、社會都欠缺信任,容易呈現憤怒、爭競、沮喪等情緒,那些曾積極參與抗爭行動的青少年人更容易被創傷後遺症影響,例如出現失眠、發惡夢、因懼怕陰影而不願經過某些地方等。

另一方面,有民意調查顯示,在反修例運動後,最多香港人關心的議題已經不是房屋等民生問題,而是法治和自由等政治的問題。政府有時把平庸的政治訴求,看為對政府權柄的挑戰,於是寸步不讓,結果帶來市民對政府的憤慨,並不是靠小恩小惠能解決。

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舉一個例子,我們已經多次說政府應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重點是獨立性,而不是追究罪名。政府可邀請海外有權威的專家為警隊對暴亂的策略作出評估,同時清楚指出專家小組沒有起訴的能力;只有律政司才有起訴人的責任。這樣前線警員不用怕小組要秋後算帳,而政府也能顯出一種真誠,而不是單靠口說,以及自省的決心,願意接受局外人的監察。

最迫切的非民生議題

政府的內閣要明白,目前香港社會最迫切的問題並非民生議題,而是市民對政府和警隊的不信任;不少市民認為林鄭月娥把北京的利益放在香港人的利益之上。且不論這說法是否中肯,總之市民既然有此觀感,特首就必須想辨法賺回市民的信任。特首至今不斷重覆她的能力,卻否定有信心危機,這樣只會讓她與市民的距離愈來愈遠。比如說,有些市民認為在北京的眼中,香港只是一個商業金融中心,香港的價值只是在於她如何能促進大灣區的經濟發展,當政府鼓吹年青人到大灣區發展時,青年人可能覺得香港政府只是幫北京宣傳。有民調顯示,政府最近公佈的十項民生政策,最受歡迎的是「改善政府外判服務員工待遇」,其次是「逐步增加法定假期」,最多人反對的是向低收入非綜援非公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可見很多市民最渴望的不是政府派錢,或是更高速的經濟發展,而是如何去建立一個更公平和宜居的城市。

我們在過去一年深深地體會幸福、穩妥並非必然。無論是政府或是一般市民,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安慰年青的一代,讓他們相信香港的未來是屬於他們的;也要讓他們知道不同的社群中有好人也有壞份子,不應對一切建制派的人和事都鄙視和反對,反而要積極投入各種建設的崗位。面對社會人士甚至對政府欠缺互信,種種情緒波動,我們宜更主動、更多表達愛鄰舍的生活態度,以平靜的心與情緒波動者相處,多自然地對人表達欣賞、感謝。有詩歌提醒我們:有主在我船中,我們能笑於暴風,願我們能把這份平安與人分享,也把握機會介紹、鼓勵他們去認識那位恆久不變的主。

◇雷競業、梁林天慧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