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人命尊貴

城市熱話:同心抗疫 珍視人命尊貴

鼠年剛到,大家都曾希望香港能將過去半年社會動盪的陰霾拋開,重新過些平安的日子。可惜事與願違,過年前內地傳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消息,而且肯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高度傳染性,直至2月15日為止,已經超過六萬七千人患病,超過一千五百人死亡,且沒有人能知道甚麼時候這場疫症才會結束。

身為港人,有很多的疑問:為何香港這麼倒霉?這次疫症是天災抑或人禍?當然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是未能夠預測的。基於數位華南海鮮市場的員工都得到類似SARS的流感病,武漢市在2019年12月31日已封閉市場,就算當時未能確定這新流感可以人傳人,明顯地市政府當時已覺這流感有點危險。當李文亮醫生和其他人在社交媒體發放新流感消息時,卻遭到公安警告他散播謠言,要他簽悔過書。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醫生一月初到武漢巡視後,還在1月10日公開說新流感並不嚴重,「可防可控」。結果是錯過了控制疫情的黃金時段。後來王醫生得了新流感,後來得以康復;李醫生也得了流感,卻不幸病逝,使人慨歎:為何好人卻命薄?

責任誰屬

習近平終於在1月20日宣告要正視新流感,1月24日武漢封城,但那時已經有數以百萬的人因春運等原因離開了武漢,可能有更多人途經了這交通樞紐,新流感亦已遍傳中國。根據《求是》(中央黨校的刊物)的報導,習近平和人大常委在1月7日已經指示政府要監控疫情,為何當時湖北省和全國都沒有推出任何防疫的政策?那麼誰的問題最大?武漢政府?中央政府?中央派去湖北的專家?當問題出現時,我們很容易把問題歸咎於一兩個人,彷彿只要運氣好一點,不是壞人當道,就不會有問題。

保護政府的威信

可是,中央政府面對全國十四億人口,甚麼事都要中央統領,難免掛一漏萬,有時不是用力不足,就是用力太猛。比如今次的抗疫,中國政府能夠兩次的用十天建好一間醫院,反映了政府動員的力量;但同樣的力度,不但封了武漢城,城內的人連上街的自由也失去了,很多在全國各地的武漢人變成像疑犯般被監控。這些極端的政策,是否有效?還是不必要地加深了武漢人的痛苦?北京今天的論調,仍是強調政府的力量,包括保持經濟成長目標的能力,彷彿他們最緊張的是保護政府的威信。也許現在不是去諸多批評的時間,而疫情大概會隨著天氣較暖而過去。當那日來到時,但願我們不用為政府歌功頌德,而是能反省為何事情會弄到這樣,繼而下決心著手改善制度的漏洞?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似乎也想藉處理疫情重建她的威信,她從瑞士達弗斯(Davos)回來後就高調宣稱由她帶領回應疫情。當社會上下都要求政府全面封關,她卻一口拒絕,最後還是要用十四日強制隔離來間接達到類似封關的效果;她說要全球搜購口罩,結果卻用招標的笨方法,正值全球搶購口罩,有那個廠商會遞標書給香港政府?如果特首起初圓滑一點,不要一口拒絕民間的表達,到適合的時候採納一些市民的意見,並表示多謝人民的智慧,便更有利於修補政府與市民的關係。有時政府愈想強調有能力處理一切問題,反而更惹人反感。我們也可見即使香港社會有大量反對和異議的聲音,要政府採納也並非易事!

南轅北轍的資訊

疫情發展至今,市民可能習慣了每天接收南轅北轍的論點與資訊,又或者乾脆認同某陣營,專怪責另一方的不是,其實平心而論,社會是眾人之事,凡事只怪罪一方實在不智,更何況社會由複雜的、眾多的持份者組成,誰敢説習慣自求多福的港人自己沒有私心、有事時不先考慮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既然如此,面對兩極化的言論,我只會隨便聽聽,不會大驚小怪,更不會參與瘋傳和與人爭辯。

疫症讓我們有更多空間(多了時間及寧靜的地方)去反思:看見市民包括自己最醜陋的一面如搶購物資,與最崇高的一面如犧牲利益,把資源與人分享、甚至全送給有需要人士。看到有市民高呼要政府派專機救回在外的港人,但又見到各區均反對設立檢疫診所!我看到口口聲聲説爭取社會公義的人比比皆是,但要切切實實地考慮整體社會的利益,勝於守護或堅持自己和家人利益卻難多了!

操練在矛盾中選擇

香港社會陷在疫症中,市民更需了解政府甚至自己可以藉這些事件操練如何在矛盾中作選擇,無論是基於擇善固執,或只能選擇殺傷力較少者,即兩害取其輕(lesser of two evils) 而作決定,都不免會有不妥善之處,亦未能盼望可贏得所有人的歡迎!最近喜見有信仰群體一起以實際行動,在各區關心基層家庭和市民的生活,現更為在位者代禱,願他們更有智慧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有謙遜的心集思廣益,在推行抗疫政策,有果斷的同時也珍視人命的尊貴,願主將那與世上截然不同的平安賜與我們,因我們深知道祢每天與我們同行!

文:雷競業、梁林天慧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