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反思

城市熱話:疫情中的反思

三月過去,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在中國開始減退,在世界各地卻愈來愈多確診個案,遍佈全球各地,世衛終於宣布這疫病為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尤為熾熱,不少國家也紛紛停課、停學,甚至封鎖城市。非洲國家的醫療系統未完善,但願疫情不會在那裡擴散。

疫症把我們連起來

歐美市民之前對每天佩戴口罩十分抗拒,對追蹤、檢疫、隔離等步驟推行緩慢;時至今日,當美國的華人戴口罩時,有時還是會被別人送來奇異的眼光,另一方面口罩又在超級市場被搶購一空!之前是美國華人寄口罩給香港,今天反而有不少港人為歐美的親人選購口罩及其他抗疫物品。口罩的原材料多來自中國、可能在南美洲或亞洲某國製造,被運至北美售賣,有些被寄回香港供親人使用,今天香港出售的口罩又運到北美,這是地球村的一貌,疫症使我們連在一起。

以自保為優先

另一方面,疫情亦讓我們看到地球村的脆弱,疫症也可能逆轉全球化的趨勢。本來地球上過半的口罩是中國出產,現在西方各國都在問:重要的醫療設備是否應依賴外國進口?又紛紛禁止本國製造的口罩出口幫助他國。本來蒸蒸日上的國際旅遊和航空等行業,其業務忽然間一落千丈,國與國之間封鎖邊界,拒絕外來訪客。在言論上各國互相指責,美國總統說他要封邊界去堵塞外來的病毒,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指新病毒是美軍帶入中國的,都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似乎國際之間的信任和禮儀一掃而空,原來所謂文明國家,也紛紛以自保為優先。民間則流傳各種陰謀論,甚至有毒打外國人的例子。

至於香港,疫情雖不算嚴重,也帶來市民諸多的困難和憂慮。全城停課了兩個多月,學生、家長都十分困擾:究竟何時生活可以回復正常?基層家庭的情況更困窘:上堂要靠電腦,家中欠電腦,無網絡又怎辦?父母已經開工(有工開已經是萬幸),那由誰人來照顧學童?此外,疫情加深了社會中原有的怨氣。當政府要徵用公共房屋作隔離營時,有些市民和年輕人就出來堵路,為了「不在我後園」而作出勇武抗爭,表現實在幼稚。對北京和香港政府的防疫政策評價,在社交媒體中不停地有南轅北轍的議論發放,這加深了社會的分裂。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

基督信仰告訴我們,人的善良與陰暗面往往是一線之差,我們既了解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義人,但上帝又給世人嚮往公義、關懷弱勢的心。如近期轟動世界電影界的⟪上流寄生族⟫(首部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亞洲片),影片將貧富市民的強弱、光明和黑暗都反映出來,世人甚少是大奸大惡,但卻往往為了生計卻會做叫人後悔的選擇。我們可以客觀、持平的態度去接收各樣資訊,要承認社會確有許多的持分者,每個陣營中也不乏善良的人,也有投機取巧的、激烈前衛的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公共政策往往要在多個考慮中釐定,有時也要衡量如何將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lesser of-two evils is our choice)。作為市民,我們不能單顧自己的事和利益,也要重視別人、大眾的利益。但願我們能看到在平衡各方利益(包括中方、港方及香港內部的不同角度)的政策,過程能更透明,更多人可以參與。

從宏觀角度看,如果疫情能讓世界各國政府多點關心市民的健康,多點投放資源在民生需要上,而不是花天文數字去建造航空母艦或隱形戰機,也是不幸中的大幸;這次疫情,讓人看到保護人民最厲害的武器可能是卑微的口罩。各種經濟活動的暫緩,也可讓我們反省:經濟發展是否社會的優先?貿易是否愈多愈好?希望各國政府能學會把科學的知識放在政治目的之上,當下次疫情再爆發時,不會隱瞞事實或過份自信,能作出適時和全力的回應。

反思生命的優次

持續的疫症叫我們長期在家,減免了不少社交活動,個人獨處的時間應是多了,我們有機會多接觸自己的內心,可有利用機會反省自己生命的優先在那裡?吃喝、旅遊真的能夠滿足心靈嗎?最近筆者在思想聖經中的詩篇51篇,詩中用不同詞彙來描述罪:過犯、叛逆上帝、罪孽、偏離正道等;聖經中的罪也有「不中目標、未達標準」的意思。我們處於唇槍舌劍、厭惡權威和嚴重撕裂的社會中,可有認罪思過的習慣嗎?還是只懂指控別人?

在基督教傳統中,復活節前的四十日是預苦期,基督是經歷了十字架的苦杯,才帶來復活的盼望。詩篇51篇也提到有三個洗凈:牛膝草洗、洗滌塗抹與重新造清潔的心。當我們面對苦難時,也許亦是一個水洗滌的苦杯,讓我們不要被世上的宴樂或爭鬥掌管我們的生命。徹底恕罪真的不簡單,但願聖靈給我們一個樂意的心,助我們重新出發,在這亂局中活出上帝的心意。

文:雷競業、梁林天慧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