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珍:橋下祝福站

橋下祝福站 50呎的奇蹟

港鐵大學站外、石塘咀山道的天橋底,有一個50呎的小舖,匆匆行過是不會察覺的,但這個小舖原來已經在此開了八年,賣的不是貨品,卻是一個祝福別人的小天地,這個地方叫做「橋下祝福站」。

 

石塘咀山道的橋下祝福站,昔日是廣州大酒家所在地,是香港有名的風月場所,現在卻成為福音的出口。

祝福站的負責人張秀珍姑娘(Shirley),八年前突然失去了做了多年的律師樓工作,原本順利的人生彷彿曳然而止,頓時感到十分徬徨,但上帝的靈一次又一次的激勵她,當時她已經信主多年,每年都去韓國汝矣島祈禱山參加聚會,失業前早已計劃了去,第一天聚會開始時抬頭看到一幅巨大的橫額寫了一句韓文經文,是詩篇50章15節,意思是「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感到非常震憾 ,「因我之前來了兩次都沒有留意,今次卻看到了,我覺得是上帝向我說話。」

張姑娘(右二)與義工團隊,默默為街坊盡心盡力。

回港後,在教會講台得悉有姊妹租了一地方作福音工作,原來是認識的姊妹Connie,她從事飲食業多年並對失喪靈魂有負擔,張姑娘便自告奮勇,表示願意當義工幫手,神也安排了兩位別的堂會教友來,三個人便開始在這裡開始福音工作。「當時我是想一邊做義工,一邊找工,點知就做到現在。」

日日派號角

最初他們是由一張枱開始,三個人每天圍著枱祈禱,由於橋下祝福站對出就是公園,有很多街坊聚集流連,他們便主動與他們傾談,「最初反應是冷淡,也沒有人理會我們。」後來他們開始收到—些福音物資,當中包括《號角》雜誌,每日都在站外向途人派發,「他們收到《號角》好開心,覺得入面的內容很正面和積極,有些人看了更會回來問我們有關福音的事。」

橋下祝福站旁有一間酒樓,在此食飯之餘,也常與樓面員工茶客傾談,逐漸與她們熟絡起來,「最深印象是一位茶客玲姐,我們有向她傳福音,又請她食盆菜,後來她更樂意地接受了耶穌,但有次她入了醫院,探望時發覺她病情愈來愈嚴重,我們邀請牧師替她在病牀上做灑水禮,她也接受了,領洗後兩天,她便離世。之後替玲姐辦喪禮並認識了她的男朋友,他很感動我們的付出,因他在失業中,無任何經濟能力,玲姐死後連住的地方也沒有了,便流浪街頭,晚上在祝福站對出的公園露宿。」說時指指坐在公園的一個赤著上身、滿面白鬚的男子,「我們後來也向他傳了福音,他也信了。」

張姑娘說,公園內的人什麼狀況也有:有生意失敗的、有假結婚的、有吸毒的、有賣私煙的……都是心靈破碎,無家可歸的人。當然,也有些是住在附近的街坊,甚至是港大的學生,總之他們都不放過每次接觸的機會,雖然沒法保證每個接觸的人都會有反應,但很奇妙,就算是人看來極大的攔阻,都有祝福在當中。

心靈被打動

「有個患糖尿病的街坊,要拿住拐杖去醫院洗血,後來在大陸買了部新電動輪椅以為可以安枕無憂,不用靠人,怎不知零件很快壞了,修理多次也不好,姊妹叫他回大陸換另一部新的款式代替,他說對方一定不肯,但經過—起祈禱求神幫助,對方竟然接受但要先將舊輪椅運返大陸,最後姊妹們要把舊輪椅拿上深圳托運,不久對方真的換了一部更新款輪椅下來,還裝了避震的,那街坊收到好感動,不敢置信,後來便信了耶穌,但他去年中已過身了,離開前更得到妻子饒恕生前所犯的過錯,可以安然離去,他的子女也同意父親用基督教儀式進行喪禮。」

訪問當日,正是父親節前夕,義工為街坊讀「天父的信」,把上帝的祝福溫暖送上。

疫情期間,他們只可每天在家繼續祈禱,其實心裡非常掛念街坊,疫情舒緩些,教會提議並供應口罩,他們就派發口罩關心街坊,現更派上飯券給有需要的人,這些都是上帝感動基督教教會及志願團體捐贈的,「街坊收到覺得好窩心。」父親節時,又會向街坊讀「天父的信」,把上天的福氣向他們細訴。

八年以來,小小的橋下祝福站不只激勵改變了張姑娘,還感動了一大班來自不同教會的義工和牧者來幫手,每逢假期過節會在公園搞聚會、唱歌,與民同樂,「我們只不過是個師奶,講說話有時都會口窒窒的,但我們知道,事情的結果是怎樣,不是出於我們,而是出於上帝,我們只是盡力去做。這個地方上帝要用幾耐就幾耐,完全是祂的心意。」

文:黎明輝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