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的故事

先賢小傳:保羅的故事 

基督教的信仰是基於《聖經》,但《聖經》不是一本天上跌下來的書,《聖經》是神的話語,同時記錄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在時空中如何經歷上主的恩典和審判。這篇短文要介紹新約《聖經》中一位重要的作者——保羅。

按字數來說,新約中大概有四分之一都是來自保羅的手筆,他、路加和約翰是三位最重要的新約作者。而三位作者中,只有保羅向我們坦誠披露內心的掙扎,讓我們看到無論一位信徒多麼屬靈,生命中也可能離不開困惑。

保羅在今天土耳其南部的一個叫大數的城市出生,那時這城市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當時羅馬帝國的版圖覆蓋整個西方世界),保羅出世時已經有羅馬城公民的身分。那個年代只有民族(保羅的民族是猶太人),沒有國籍的機制,羅馬城公民身分是一份政治禮物,羅馬帝國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身分;保羅有這身分,表示他爸爸曾經為羅馬政府立下大功。換句話說,保羅如果要在羅馬政權中拿一官半職,大概不是一件難事。

但保羅沒有利用他的身分在羅馬帝國謀取個人利益,他深愛自己的民族,立志一生服務猶太人。他在耶路撒冷(猶太人的政治文化中心)長大,是當時猶太法律的名師迦瑪列的門生。以今天的中國作一個比喻,保羅出世時已經有北京市的戶籍,更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大概他自己和他的親友,都會認為他在猶太人社會將會是前途似錦。

保羅最初聽到耶穌基督的名字時,他認為耶穌和他的門徒是一批滋事分子,是分裂猶太社群的異端,出於對他民族的愛心,他努力去拘捕基督徒。不過,有一次保羅去捉拿基督徒時,耶穌在路上向他顯現,他在靈中見到耶穌對他說話,比一個普通人在他身邊說話更真實。他沒法拒絕這位呼召他的主,於是他把自己一生獻上給主耶穌徵用。

他的人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他從迫害教會的人變成一個竭力傳耶穌福音的使者。原本他在同鄉同族人中是備受尊重的,忽然間他被親朋好友唾棄,被其他猶太人迫害,因為他們認為保羅背棄了祖先的傳統。他本來應可在猶太社會或羅馬政權中找到一份安穩工作,但現在他四處流浪去傳福音,過著清苦的生活。他形容自己信主後的困難:「我被猶太人打過五次,每次四十下減去一下,被棍打過三次,被石頭打過一次,三次遇著船壞,在深海裡飄了一晝一夜;多次行遠路,遇著江河的危險、強盜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族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上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勞碌辛苦,多次不得睡覺,又飢又渴,多次缺糧,赤身挨冷。」(林後十一章24-27節,新譯本)。

如果他信主後的生命這麼坎坷,他有沒有後悔做耶穌的門徒?沒有,他反而感到自己的生命是豐足的,他說:「我已經學會了在甚麼情況下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飽足也好,飢餓也好,豐富也好,缺乏也好,我都得了秘訣。靠着那賜給我量力的,甚麼情況我都能應付。」(腓四章11-13節,新漢語)

他發覺人生的滿足不是來自物質的豐富或是平坦的道路,人生的滿足是來自主耶穌澆灌在他心內的那份愛,在這關係中他找到面對各種困難的勇氣與盼望。他知道只要他行在真理之中,耶穌今天會與他同行,他日會接他到永恆的世界之中,他說:「我看現在的苦難,與將要向我們顯出的榮耀,是無法相比的。 」(羅八章18節,新譯本)因為那永恆的盼望,他能夠以平常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敗與艱苦。

保羅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脾氣急躁,當他與另一位教會領袖彼得有神學上的分歧,他就在眾人面前與彼得對質;他自認對哥林多市的教會說過一些嚴厲的指責,引致他和當地的信徒關係緊張。他是個極端任務導向的人,沒時間談情說愛。他頭腦精明,又愛辯論,我相信一般人不會覺得他友善,甚至他會使人覺得膽怯。不過,他也勇於向別人分享自己的軟弱,無論是身體的疾病還是心靈的憂愁。雖然別人看見的是一個勇者無懼的保羅,但保羅想信徒明白,他也有跌落心靈黑夜的時間,是主耶穌的愛把他扶起,讓他再次上路。

面對今天香港的處境,你是否覺在很悲觀?是否香港的光輝歲月已大江東去?保羅的一生鼓勵我們,縱然面對各種困難與挫折,縱然有心灰意冷的時候,上主的愛會扶持我們,在窘迫中找到人生的滿足。你願意為了主耶穌的愛,堅持追隨耶穌,行在真理之中嗎?

文:雷競業作者簡介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