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與聖經真理

中華文化與基督福音:儒家思想與聖經真理

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為代表。

孔子倡知天命,堅信上天賞善罰惡,主宰人生命運,如顏淵死,曰「噫,天喪予」,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子曰「子所否者,天厭之」。孔子信天、法天,如「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又說「天道,大公無私」,孔子也畏天、敬天,如「君子畏天命」,他更不敢欺天,如「吾誰欺,欺天乎」,更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對照聖經,敬畏耶和華,信靠主,交託主,遵行主旨意的啟示有何不同? 孔子之教,人道配天道,提倡仁愛,勉人克己復禮,提醒人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以修身為本,追求完全,成就君子完美人格,此與聖經勉人應力求完全,像天父一樣的完全,又有何不同? 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為盡己本分,恕是不念舊惡,與聖經,遵行主旨,行所當行,愛人如己,作好撒瑪利亞人,有何不同?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孔子是多麼飢渴慕義,再者提出中庸展示大學,助人道德修養,特別強調說「苟志於仁,無惡也」,與聖經捨己利人,行公義者無惡念有何不同?

孟子主張,天至高無上,為天地萬物主宰,他強調知天,法天,事天,這才是人生目的,故有「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之肯定,他強調存養浩然正氣,以成正人君子,這與聖經教訓有何二致?

總歸孔子思想重在存仁心,孟子思想重在行義路,而人群社會向善之法在於推廣教育以使人人能知能行,方見果效,這與聖經提示廣為宣教,普傳福音,何其類似,然而近三千年來儒家思想雖形成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中心智慧,而求之史實多力有不逮,究之本源,乃因人性的軟弱,心有餘而力不足所致,難以實踐,而反觀聖經正是補此殘缺,救人於罪淵,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捨身上十字架替罪人死,而死而復活,成就了上帝的公義與慈愛,完成了贖罪祭,只要人認罪悔改,信主得救,人就能獲得重生稱義,進而人由不完美進而趨近完美,達致永遠福樂的保證,這是儒家思想不完全的澈底補正,這更能證明聖經所言乃上帝最終救人的良箴,完美的真理。

關於人性真理之辯,不可不明,孔子說人性相近,習相遠,強調後天學善之重要,孟母三遷乃重視後天學習環境,孟子力倡人性善乃利人向善之法,聖經上載,創世之初,始祖天真存善,接受魔鬼之誘,始背神犯罪,心為惡所據,始有罪的污染,人性轉惡,故人性之轉變有先後善惡之轉化,非一言定則也,孟子倡性善乃言人心之性向,非指本質也,此與聖經上帝全善無惡之特性對照,辯證者不可不體悟及之。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