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移民?

梁言善語:如何面對移民?

過去一年多已經有很多人因覺得香港的環境不好而移民往外地,計劃離開的人也不少。很多教會的成員是中產階級份子,這類人佔移民的大多數,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及評論這些人呢?藉此文章和大家分享。

離開非錯
不少人已經離開香港在不同的國家居住。離開並不是錯,很多人覺得香港很混亂,下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也是一個嚴重問題,因而感到恐懼難受,因此遷往他方這並不是錯。神是全地的主,在異邦之地仍可以敬拜神,親近祂。雖然生活一定艱辛、且會遇到不少困難,但神並沒有放棄他們,最重要仍要好好親近神,並為「故鄉」禱告守望。

以西結雖在異邦之地一樣蒙神呼召,他回應神的召命,也如尼希米般常關心故鄉的情況並守望同胞,仍向他們發信息,為他們禱告。這也是每一位已離開香港者應作的,特別那些多年前已經在外地定居、生活已不錯者絕不應「隔岸觀火」,仍要作守望者。

信仰教育
耶利米先知很清楚指出亡國已被擄的子民會七十年後歸回,即第一代的人可以回歸的機會較低,因七十年後他們已垂垂老矣、甚或客死異鄉,所以第二代才是回歸的主力,若他們沒有受到好的屬靈教育,讓他們專一敬拜神,那麼他們怎會得到神的祝福。

當我們移居到不同的國家後更需重視下一代的「屬靈生命教育」,不要單注重他們的英文水平、教育如何,更需注重信仰培育。西方很多價值觀叫我們感到咋舌,正如:吸食大麻、同性戀合法化、濫交並沒有甚麼問題(近期看到一部記錄片,那些出賣自己身體的少女受訪者公然覺得沒有問題,父母也束手無策)。若第二代――特別年幼者在這些地方長大很容易受污染,若沒有信仰的規範可能是一個禍患,當然作為父母本身與神的關係如何是影響下一代的重要因素。

專心追求
神要求子民在異邦之地要完全脫離偶像的敬拜及多元的敬拜――敬拜耶和華但同時拜其他神祇。除去這錯誤的思維及行動才會得到祝福。

在外地生活一定不及香港那麼多姿多采,現今的限聚令某程度訓練我們學習在外地生活,因為外地在餐室用膳是很貴的,居民大部份時間均會在家用膳,晚上沒有太多娛樂,只有留在家中,我們可有善用這些時間好好的親近神及和家人建立良好關係?不要單上網看香港新聞或其他資訊,可在網上聽不同牧者信息的分享,從而豐富自己的生命。

安身立命
耶利米先知勸導那些將會被擄至巴比倫的子民,當一天在巴比倫時便要好好的留在那裡居住,不要作反抗。若我們離開香港遷移到別的地方居住,當然我們仍需心繫故土、關心香港的事,但我們不單要與居於該地的香港人有緊密的連繫,也要融入當地的社區,和那裡的居民建立良好的關係,最重要是不要只想獲取當地的福利卻又不願承擔應有的責任。我們不滿意一些一到港的人便可以申請公屋、取不同的福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應重蹈這些覆轍,免得當地的人對我們不滿甚至影響其他日後往當地的港人。

留下如何
當日猶大亡國時沒有被擄者覺得是祝福,怎料日後的生活更悲慘,最無奈是領導者無能自私,不理會國民福祉,只顧自己的利益、地位,而使國家再經歷另一次、兩次的戰爭,國家最終滅亡。但當中仍有忠心於神的子民,神懲罰那些肥己的領袖外更親自牧養他們(結34章),故留在本土者仍需堅持信仰,不為利益而隨流放棄原則,仍需堅守立場,神同樣會祝福、保守。神是無所不在,這是很重要的信念。

不要論斷
我們不要輕視或批評離港者,每人均有神的引領,只有默默的祝禱及保持關係才是應有的態度。我們要體諒那些離開的人,大部分離開的人也不是甘心情願離開的,特別不少專業人士及有一定成就者在外地一切要重頭開始,筆者認識一位專業社工到了外地因資格不被承認現今只在洗衣工場工作,其心境一定不好過。香港是他們的家,有其血汗與淚水,情感與記憶,還有長輩的牽掛與張力,我們要體諒他們的離開也是被逼、無奈地離開。

神自有在他們身上的帶領,我們不要用道德判斷,甚至說他們沒有承擔責任、不理會手足(除非是現職的牧者*)。當希律要殺兩歲以下的嬰孩時,約瑟一家帶著嬰孩耶穌逃往埃及,直至希律死了才回拿撒勒,這逃亡並不是錯。不要作出輕率的判斷或批評,正如彼得問主關於約翰未來的情況,主回應是「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讓我們專一跟從、並彼此守望。

小結
無論我們去或留,只要我們仍好好親近神,我們仍會得到神的保守、保護,縱使表面是咒詛但仍會變成祝福。

 

附錄:有關牧者移民他往的文章請看上期《號角》8月號「教牧溜失

文:梁永善作者簡介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