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焯:沒有想何來夢?
「我想做一個攝影師,最想拍攝運動賽事,因為影相是我的興趣,如果可以出差的話就可以有藉口去旅行,而影自己未曾接觸過的運動項目,例如攀石攝影,我覺得好有型,我又可以從中學習,所以好想去試!」中五學生歐陽皚分享自己的夢想。
「我希望DSE的PE科成績可以合格,因為我之前曾經做過按摩師,也讀過美容,不過沒有學過身體結構等內容,但當我有機會接觸到PE科時,當中講解人體的理論、原理,我覺得對我將來繼續從事按摩事業會有幫助。」中四學生阿愉說出自己的想法。
「人無夢想同條咸魚無咩分別」,無論是八、九十後或者更年輕的香港一代,都應該對這句話毫不陌生,但現時的香港年輕人卻充滿迷惘甚至絕望,不過非常感恩聽到兩位在正生書院就讀的年青人依然有夢。
歐陽皚三年前因為與女友「嗌霎」,所以開始吸毒,之後被發現,而送進正生。
「我入來的時候剛巧過了十八歲生日,我覺得要在這裡住兩年,出到去已經二十歲,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入來三個禮拜就想走,結果基Sir跟我傾,他覆述我阿媽的話『入到正生是一個新開始,以前的事忘記它,入到去是一個新承諾,而承諾第一件事就是留在這裡。』」當年為了家人而留低的他,明年要應考DSE,「心情有點緊張,但希望可以考到接近二十分的成績,而最有信心的科目就是體育和英文。」
人生第一次全馬
熱愛運動的歐陽皚說,「正生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長跑,我也參與過不同的比賽,去年更跟校長去了以色列跑馬拉松。」這次的經歷實在難忘,「我原本是跑半馬,但校長問我有沒有信心跑全馬?我說都可以呀,結果導遊跟大會商量,我便轉跑全馬。」
現在回想,他仍然覺得不真實,好像發夢似的,「我用了四個鐘頭零六分跑畢全程,『符碌』地跑完了全馬。雖然我聽過以色列的馬拉松是要上山落山,但去到現場發現原來真的有很多斜路。我記得跑到三十二、三公里,雙腳開始輪流抽筋,唯有一拐一拐地跑,到尾段約三十八公里,竟然要繼續上斜路,實在攞命!」提起人生中第一次的全馬,他難掩興奮的心情。
他說,「以前我認為長跑是無聊的事,訓練過程也很沉悶,反而打籃球,如果射籃入了波會很高興,但練跑的過程很難捱,但訓練完可以參賽,一邊跑又可以一邊看風景,便開始享受。還記得在以色列跑到尾段因為抽筋,只有自己一個跑時,心裡想放棄,內心一直掙扎,這讓我學懂堅持。」雖然辛苦,但他義無反顧表示會繼續跑,因為當他專注跑步時,可以安靜、放鬆及舒緩壓力。
這位體育健將,很難想像以前是一名「鵪鶉」,「我未入正生之前是不敢出聲,在十多人面前說一句話也不會,幸得師兄鼓勵和參與探村活動,慢慢由對著五、六個人說話,然後對著一班人都夠膽講。」再加上信仰令他改變,「有過來人同工的見證,令我看到上帝作為,聖經的話語,其中箴言提到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便要遠離惡行,這給我好好提醒。」
助年青人發掘興趣
此外,正生也令他發掘到自己的興趣,「之前我都有影相,但只是即興與朋友一起影,在這裡我學了兩年攝影,最初有師兄由教光圈、快門開始,然後要自己思考、觀察去影,還有工作機會,可以到外面影Event,所以我希望繼續在這方面發展。」由興趣變為工作,他蠻有信心,不難怪他夢想成為攝影師。
阿愉也異口同聲表示,在正生發掘到自己的興趣,「我入來的時候六十多公斤,可能因為之前吸毒,後來暴升至八十多公斤。」在校長和老師的鼓勵下,她開始跑步,隨著練習增加,加上有減肥成效,令她更有動力繼續跑,「我發覺做運動可以驅走疲勞及負面情緒,有助我集中精神學習,所以我也希望有機會參與馬拉松。」
2018年3月阿愉因犯事入了喜靈洲,經姐姐介紹到正生戒毒。她坦言,最初很不習慣,最難是每天要六時半起床,還要規律化的生活。她原本打算快快捱過就走,但耶穌令她改變,「這裡很清晰的講信仰,令我信了耶穌,我願意去面對自己及了解自己,學習珍惜身邊每個人給予的愛和關心。我知道生活在這裡是很大的恩典,所以要好好珍惜。」她深願家人盡快信主。
在短短的面談,聽兩位同學提得最多的是「機會」二字。問歐陽皚過去三年最大的啟發和得著,他想一想,「在正生你只要想到的,跟校長說,校長想得通,他都會幫你達成。我們有很多不同範疇可以涉獵,有影音、剪頭髮,又有人去考船牌,總之校長幫到就會幫。」
正生書院校長的陳兆焯說,「要孩子飛得高飛得遠,就要讓他們嘗試和經驗,因為無人能從無到有,除了上帝。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唔曉吟詩都曉偷。』」
他憶述當年在教育學院所說的創造力,「創造就是知識的網絡,這個定義我很喜歡。如果所有東西都是單一的,在框架裡,沒有別的經驗,得不到刺激,嘗試也嘗試不到,又何來夢想!」
他舉例,「我們習慣用右手寫字,你見到有人用左手寫,你便會發現原來有很多可能性,做事可以有另外一些方法。所以在過去幾個月,疫情期間,我們去了四次的外展訓練。」這些的訓練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最重要是認識外面的世界。
他補充說,「在外展訓練裡,學生學爬獨木舟、睇海蝕洞,去西貢環遊一周,讓他們自己控制一隻30尺的帆船,教練教他們換帆、收帆。學生參與的時候,就有機會搵到夢想,或者想想不同的可能性。活動其實是對一個人身心靈的治療,亦是成長所必須的,但是香港地方太細,加上單一的Mindset(心態) ,乖的小朋友就是留心聽書,記憶力好成績就一定好。」其實學習不一定在班房。
沒有想何來夢
「很多人覺得教育是知識,其實我覺得教育還包括感官,例如一加一等於二,只要你記住,懂得運用出來,你就學識了,但有些東西並不是這樣,例如駕車,即使你記住所有步驟,你都不是懂得駕車,因為你會驚,你唔知夠唔夠位過,這是一種Sense,是另一種的學習。但是在今天的教育裡,學生坐在課室,不可以跟鄰坐的同學傾偈,千祈唔好想,只要記。因為我細個的時候,就是想得太多,所以讀書唔叻。」他再次強調,「沒有想,何來有夢?」
陳校長語重心長的說,如果說夢想,一定要觀察,因為沒有觀察周圍環境,這個就不是夢想而是幻想,「透過觀察就有基礎,而觀察的能力是需要訓練的,但是我們現今的訓練是『請把答案話我知』,沒有經過思考、觀察,根本就沒有Ownership,所有東西變成交帳,反而透過觀察,你會再進一步鑽研,就可以成長。」
讓學生自行做決定
正生書院的學生樂琳,在今年的DSE取得18分,並獲心儀的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幼兒教育學系取錄,但在取錄前,她已決定留在正生多一年,「當我告訴樂琳教大取錄了她,她竟然鬧我,她說『若我不告訴她,她就不用想』,但我不會隱瞞,也不會替她做決定,她要自己去想、去做決定。」最後樂琳決定留低,讓自己有更好的成長。「其他人或許會認為樂琳這個決定很傻,有大學收都唔去讀,但在正生就是有這空間,讓學生去想。有想過,才有責任,才有承擔!」
難忘的學生
談起難忘的學生,陳校長說,有一個18歲的學生,因為毒品的問題進入正生,「有次我帶他上山頂參觀,他竟像小朋友,嘻嘻哈哈四圍跑。他說以前從未上過山頂,我聽罷很感慨,社會不單貧富懸殊,連機會也懸殊。我也有孩子,我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他讀完書正在工作,他做醫生,我的學生跟他年齡相若,但我的學生就是欠缺機會。」他說得響亮,眼神卻帶著慨嘆。
鼓勵學生跑步
學校資源有限,但陳校長用盡身邊網絡,想讓學生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所以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正生亦提供很多機會給學生去學習不同的實務訓練,讓他們發掘自己興趣,並且學以致用;除了給予學生訓練的機會,陳校長也會不時帶學生參與不同的跑步比賽,「因為跑步有很多好處,跑步讓我安靜、默想、反省、認識自己和認識很多人。」
「其實我沒曾想過自己會跑步,但我現在的身體狀況是60年來最好的,我看見身體的改變,尤其當跑步的時候,身體會給予很多訊號,我開始鼓勵身邊的人跑步,去年我便和太太一起到耶路撒冷跑馬拉松。」但他強調,跑步一定要找自己的速度和節奏,「為何有些人覺得跑步辛苦,因為他跑著別人的速度,其實人生也是如此。追求夢想,如果你追求的是別人的夢想,你就大件事,你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你需要找自己的夢想。」
盼將福氣帶給人
那麼陳校長的夢想是甚麼?原來他想當科學家,但他不太喜歡讀書,「老師跟我說我的英文是沒有希望的,體育又不行,我全班考尾二,當時的我是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只想發達,希望搵一份工話得事、人工高、有前途、唔使點做、返工時間彈性,但後來信了耶穌,心態改變了。」
信耶穌後的陳校長發覺有一位很愛他的上帝,「我只要盡力做,上帝會幫我、帶領我,工作的態度慢慢轉變,不再想自己,反而想這是別人給予我的責任,我盡力而為。我看到上帝給予我很多的祝福,多年來有很多機會,很多人幫過我,所以我希望將這份福氣帶給其他人,於是我在95年加入正生會。」
此外,他看到生命的無常,「我媽媽52歲中風,爸爸54歲中風,是長期病患者,我看到生命短暫,我該如何走下去?一是選擇玩,二是選擇在有限的人生祝福別人。」要人生過得有意義,又相信曾犯事的學生需要有好的老師,他選擇投資在青少年戒毒工作。
陳兆焯,這位教育家,做的似乎異於常規,卻實實在在的在關愛和支持著一群邊緣的青少年。願主祝福!
文:E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