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章:藉沙畫分享福音

馬穎章:藉沙畫分享福音

沙粒與信仰,可以產生甚麼化學作用?沙畫傳道馬穎章,透過無窮創意和構思,把一盤散沙化作動人故事,讓每粒沙粒分享生命信息。

電光火石  千變萬化

人稱「馬仔」的馬穎章,是一位傳道人,也是一位藝術家。在不少宗教活動中,他特別愛用幼小的沙粒,分享澎湃的信息。對他來說,這澎湃的信息,改造了他的一生。

「我是一位沙畫師,用燈箱和投影機,把我繪畫的沙畫投射在螢幕上,藉此分享故事、分享福音。」馬仔鍾情沙畫,因這些沙粒可靜可動,隨意流動,從而繪畫出不同的影像和場景變化,例如把人立即變老又得,立即變黑又得,得咗!過程迅速而變化多端,令馬仔嘖嘖稱奇:「沙畫可在數秒的電光火石之間,變作另一個影像,十分神奇!」

接觸沙畫,大約是十年前的事。唸設計出身的馬仔原是一名設計師,數年後他決定自資開設畫室,開班授徒,五年間由六位學生增至六十位,看來發展不錯,可惜後來因資金耗盡,加上體力上也感到十分疲累,不知能否繼續撐下去,「於是我禱告求問上帝,祂便指引我以沙畫為祂作工。」

父母離異 人生低谷

馬仔年少時已信主,自此以神作他生命的主軸。「十三歲的時候爸媽分居,令我不知如何面對!我一向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但當刻實在無法預計我的前路,整個人像跌落了低谷中。」那時他還要肩負起照顧妹妹的責任,「放學後要煮飯,又要處理很多家務,我感到自己像個工人,覺得世界對我很不公平!」

在那段時間,他突然想到有一位要好的基督徒同學,經常與他分享神的愛,又常常鼓勵他並為他祈禱,於是馬仔便想到:「耶穌能否幫助我呢?」後來他決定跟這位同學返教會,「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在我的人生中,永遠都有一個洞是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填補的,這個位置是屬於神的,只有神才能填補。」

他信主之後,深深感到自己有渴慕神的需要,很想認識信仰更多,甚至在信主後的三年來,他都感受到神一直給他「裝備」這兩個字,希望他攻讀神學,「我很不喜歡讀書,三年來我都不斷向神說:『不讀書!不讀書!不讀書!』」然而到第四年,他決定放下自我,再一次把生命全然交給主,到神學院攻讀。

「我讀神學的那四年,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刻,讓我360度地全方位認識神,身體力行地去學習及感受,不單學習聖經,而是整個世界。」但在畢業之後,他在工作方向上困擾了一段時間。

藝術神學  生命流動

「那時候很清楚自己的召命是在藝術及兒童教育方面,但一般教會又很難有這類職位。跌跌碰碰過後,我便開設畫室,把所學的神學融合藝術教學,我的學生可說是在上一些藝術神學班。」

與此同時,他仍很想去事奉神,很想跨出教室去服侍社區,「沙畫正是神在我這個樽頸位賜給我的,讓我以沙畫到不同地方去事奉。」後來他的母會又邀請他當兼職傳道,這樣便可讓他在藝術及牧會方面作雙線發展。

神不但藉著沙畫引領他發展新的事奉方向,還陶造了他的性格。原來馬仔一向做事性急,但在接觸了沙畫之後,整個人都放慢下來。「當觀看著沙粒的流動時,我會被動地作出一些反應,而不是由我作主動,包括我的事奉,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功課。」

多年以來,馬仔深深被沙畫吸引,其形態的變化萬千,彷彿正是馬仔的生命軌跡,被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精心陶造,在藝術事奉中呈現出獨特的美善!

《聖經》腓立比書二章3節,是他喜歡的金句之一: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這金句令他在藝術事奉上得著很大的啟發,成為他的人生導向,「藝術並非自高自大,作牧者的也須謙厚,大家各按其職,把最好的東西獻給神。」

圖/文:恩雨之聲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