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並進喜迎春

與時並進喜迎春

《號角月報》曾被喻為「迎春花」,因為「她」於1988年3月創刊。在東北地區,「迎春花」於每年3月,衝著寒風盛放,告訴人們蕭瑟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已重臨大地,帶來希望和生機!

事實上,《號角》也真像「迎春花」,猶記2002年《號角》在香港創刊,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社會上一片愁雲慘佈,當時創刊號的專題,是「香港有希望」。我們用環境和數據,分析香港未來的情形,不斷鼓勵港人逆境自強,為香港再度走向繁榮,扮演導航者的角色。如今,《號角》仍是「迎春花」,我們堅信,只要港人歸向天父(上帝),「東方之珠」仍會絕處逢生、屹立不搖!

今期的《號角》香港版,也扮演了「迎春花」的角色,為迎接電子時代的讀者,在全球26個地區版中,率先改變了出版方式,以全新的面目出現。自第一份《號角月報》創刊,至今已經32年。從中文打字、人手排版,進入電腦時代;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網絡(互聯網)全球開放,人們邁進電子高速公路,徹底改變了世界的傳播方式。

互聯網開放的那年,《號角》各地區版的負責人,為此舉行了一次「高峰會議」。當時我們預測,紙媒的「壽命」,最多祗有20年。因此,馬上開始設計網頁,《號角》應該是最早上網的報刊之一。但事實上,紙媒因「一張報紙在手、掌握天下消息」的直接、便捷等優勢,在互聯網出現後,仍然大行其道,直至智能手機的出現,才開始步向「夕陽事業」。

大約5、6年前,《號角》因電子傳媒發展神速,年輕一代閱讀方式改變,而致力發展《號角》電子報。我們整合各地資源,共同努力;例如,加拿大《號角》製作影視版、粵語朗讀版;美東《號角》製作國語聆聽版、微信版、「角聲」實用資訊影音版;英國《號角》製作影視版等,並互相連線,蔚為內容豐富、意識新穎的電子福音傳媒。

然而,電子《號角》至今未能「獨立生存」;因互聯網的資訊,如汗牛充棟、車載斗量,沒有平面傳媒作宣傳,別人很難知道電子版的存在。為此,我們計劃把《號角》縮小,以此宣傳無限量擴張的電子《號角》。如今,「角聲」港澳區主任王大為牧師,坐言起行,率先推出《號角》雜誌版。「她」是《號角》的「迎春花」,在全球的《號角》中開拓先河,相信在香港《號角》勇於嚐試下,全球《號角》將揭開嶄新的一頁!

 ○ 周簡艷珍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