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以色列時間早上受到突擊,恐怖份子在住宅區內與軍警交火,傷亡人數還在增加中。
教會的使命之一是成為助人發光的平台,讓更多信徒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中發揮神賦予的光芒。
長者事工不僅為長者帶來祝福,也是為教會帶來祝福的良性循環。
原來人類對日光有極大的需要,甚至是依賴,最有趣的例證來自一種稱為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疾病。
如果你想過一個有意義的聖誕節,歡迎來參與我們的聖誕活動,將祝福和希望帶給每一個人。
但願更多人可以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主的兒女、僕人和門徒。
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自古以來是人際相處的常見定律,就像一種人類的自然反應。
為教關伙伴沐恩浸信會吳明光傳道實現他的領受社區轉型夢想的祈禱蒙應允感恩!
一提到金錢,實在是多少人的「死穴」!正如華人文化重視食物或「吃得好」,世人真是十分重視財富呀!
舊事已過,新年伊始,希望你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在「世界」與「耶穌」之間,你會如何選擇呢?
我們常認為,不對傷害我們的人反擊,他將變本加厲,但這在耶穌對我們不離不棄的愛之下算得甚麼?
惟有在主裡面,才能得著真正的喜樂和滿足,才能擁有豐盛的生命。
凡事要「眼見為憑」,但很多東西我們根本看不見,你不能因為「看不見」就說不存在。
也許你現在正遭遇一些很大的困難,很大的打擊,但親愛的朋友,你絕對不可灰心啊!
你生活的擔子重嗎?不妨到主耶穌面前享受安息,學效耶穌的柔和謙卑﹗
在這個充斥著緊張和不滿情緒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內心好像都有一座小火山,隨時可能噴發出來。
今天的社會紛爭如此多,人之所以沒辦法愛人,歸根究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做不到「不求自己的益處」
2024年即將成為回憶,2025年正待展開。我們可以用「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來規劃新一年的願景。
當我們學會不急不躁,不被情緒垃圾所牽動,就能活得更自由、更有智慧。
如何讓員工主動把那些影響績效的「行為垃圾」丟進「垃圾桶」裡呢?
相信不少人都有開會的經驗,通常召開會議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問題,但是到會議結束,問題卻依然懸而未決。
在管理學上,我們都喜歡探究如何才能激發員工的無限潛力。如若僅僅是僱傭關係,就只會為關係添加恐懼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找到能夠使我們在各種挑戰和風暴中保持穩定的錨定點。
如果我們把人生形容為一場馬拉松比賽,哪究竟是贏在起跑線還是終點比較重要呢?
面對如何善用強項或應對弱項,聖經教導我們要謙卑並認識自己的局限。
一個木桶能夠盛載多少水,並不是由它最高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由它最矮的那塊木板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