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是甚麼年紀,相信心底裡仍在尋找一種無條件的、獨特的、為我們個人而設的愛。
現在就報名參與「教關愛心行動——社區大使服侍體驗計劃」成為「社區大使」。
缺少獨處,即使相識滿天下,到處受歡迎,人卻可以活得越來越迷茫。人群散去,傾談過後,心裡仍感落寞。
當人能夠了解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承受得住「任何」境遇。而上帝樂意給我們「答案」。
香港甚或世界的變化日益嚴峻,每天看著讓人心餘力絀的新聞,你往往說出口的話,是那一句呢?
讓我們把持著儆醒謹守的心,緊握我們曾在2020年學到的種種智慧,迎接新一年
要發展堅毅力,總離不開作息、持久運動、加倍努力、友儕網絡和刻意經營。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總幹事
以推動教會及信仰群體開放空間為使命,深化社區關係, 建立群體互信,善用社區空間,宣揚社區共享精神,更有效地運用空間資源服侍貧窮人。
教會在疫下,備受衝擊;女多男少,加深打擊。已婚的要多為待婚的想方設法,實踐主的「新命令」。
神的話語是我們得力的來源,在此將一些給我安慰、鼓勵的經文和大家分享。
「海歸基督徒」具備連接中外文化、屬靈資源等的橋樑作用,整體上將給中國教會帶來了正面影響
香港《號角》由今年初轉為雜誌版以來,不斷革新求變,十二期的封面設計就是出版路上走過的足跡......
上帝偉大的奇妙創造,能使我們駐足片刻,並記得甚麼才是最重要的。每天日出、日落的美景都提醒我們,其實有一位造物主。
面對此刻混亂、充滿衝突的世代,透過哈巴谷書給我們一些啟迪,願藉此書卷給我們有好的學習
將「知足常樂」的心,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有這種智慧的人,必然會活得積極、活得喜樂,期盼我們每一位都做一個知足的人。
未來疫下西方移民政策,會是靠賴移民進貢本國為底本,但包裝得偉大吸引,務求財才兩得。
特朗普上任以來素與媒體交惡,時常痛斥其負面新聞為「假新聞」,還指稱主流媒體是「美國人民公敵」。
用自己的聲音,把「號角」月刊中的一些文章,娓娓道來,神會悅納嗎?
在新的一年,被沮喪、心灰、埋怨、自責的情緒籠罩著,但我們還要為新的一年做全盤計劃,從何做起?
正所謂「山不轉時人自轉」,我們不能夠改變世界的大趨勢,但是我們能夠善用手上的資源,開拓出一些機會
如果你在學、在職場打工、當小老闆或是大企業的領導層,你會為自己明年怎樣計劃呢?
最重要的是,我們懂得如何打開顧客的心扉,對他們感受到我們的關心
感召力是一種由內心和愛心發出的力量,使人產生一種共鳴,從而產生合一、合力的現象。
曾經受到上司和同輩負面意見的同事,他們展示出的創造力下降了。相反,那些曾經受到下屬負面批評的上司,卻顯示得更有創造力。
有時候有些遭遇更是有理說不清,也不是沒有擔心與恐懼,但因為有之前的經歷和試煉,知道神與我們同在,所以即使在黑暗中亦可以共同渡過。
我認為願意互相幫忙的人,不一定一開始源於愛心,最重要是先放下敵視,這樣才有可能為對方多行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