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赦之罪》影評

《不赦之罪》影評

《不赦之罪》並不是一套傳統的福音電影,雖然導演和編劇皆為基督徒,它所呈現的,是將基督教中看似矛盾的倫理教導——「終極饒恕」搬上銀幕的嘗試。

福音電影往往以大團圓結局作結,但這部電影卻無出口、無答案。全片畫面多為暗沉色調,引導觀眾進入反思與掙扎之中。

《不赦之罪》的英文片名是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死蔭的幽谷),出自詩篇第23篇。主角梁保羅牧師(由黃秋生飾演,簡稱「梁牧」),諷刺的是,他並非「良牧」。

正如早前電影《暗色天堂》(張學友主演),《不赦之罪》同樣探討神職人員內心深處的矛盾與掙扎。它描述了一位失敗的牧者,堪稱負面教材。

《不赦之罪》提到,梁牧從未笑過。即使在家庭中,與妻子(蘇玉華飾)的關係也緊張。妻子不堪他表面功夫——滿口聖經金句,卻缺乏真正的溝通。他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既沒有同工支持,也缺乏朋友傾訴。

在信仰實踐上,他本不應獨自跟進阿樂的初信栽培和浸禮——因為阿樂曾強姦其女兒,間接導致她自殺。在這種衝突的情況下,應由其他同工處理。

更悲劇的是,他從未真正了解自己女兒的性格與問題。女兒曾假裝喜歡阿樂,並串通同學欺凌、羞辱他,最終導致阿樂以強姦來報復。事後,梁牧以父親的威權禁止她墮胎,卻沒有陪伴她走過那段死蔭的幽谷——結果女兒選擇割脈自殺。

阿樂和梁牧在教會相遇,阿樂表現出真誠悔改,但梁牧身為牧師,在職責上需要饒恕他,內心卻做不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痛苦。他壓抑情緒至極限,終於在浸禮一刻爆發,試圖在浸池當眾浸死阿樂,並覺阿樂無資格去饒恕他的女兒!

最終,這位牧師轉行駕駛 Uber,作為電影的結局。

對比之下,師母則能平靜地對阿樂說出真實感受:「我現在未能饒恕你,可能今生都無法饒恕你。不過……你很瘦,要多吃點東西。」

梁牧曾多次說:「人不能饒恕人,只有神可以。」

這句話值得深思。事實上,很多人連自己也無法饒恕。但我們要學習饒恕,因為我們的神是饒恕人的神。祂願意赦免,問題是:人是否願意被救贖?是否願意與神同行?透過饒恕,才能真正脫離仇恨與報復的枷鎖。

據報導,黃秋生在拍攝本片後,認真研讀聖經。他體會到:電影中的「代罪羔羊」,為救贖而犧牲的,正是那位破碎又掙扎的梁牧。

 

文:曾維州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