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thy 四海為家學會愛

Timothy 四海為家學會愛

九十後的Timothy Lau(劉灝賢)在船上三年漂泊的日子,最難忘是每朝清晨走出舺板看日出,「這一刻是我最懷念的,那安靜的時間,彷彿跟上帝的距離是最近,靜下來,知道祂是神。這個畫面,非常深刻!」

三年船上的生活Timothy到訪15個國家,共29個港口,「最初的一年半我在南美洲,到過瓜地馬拉、厄瓜多,再落去智利,然後上去巴西、阿根廷。由於我大學本科是修讀動物學,所以有機會去到巴西的亞馬遜,非常興奮;在船上又見到海豚、鯨魚,旅程充滿精采;更難得在舺板數星星,星星閃閃發亮,船在海中央的醉人美景,香港的確很少見。之後去到加勒比海,到過當地教會探訪、去過老人院、監獄服侍,甚至替人建屋、拆屋。」本職為獸醫助理的Timothy透過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sation)投身宣教旅程,在福音船望道號上服侍。

2018年Timothy在登上望道號前,曾參與為期五個月的南非差傳門徒訓練(MDT),「這讓我知道宣教是一回甚麼事,訓練還透過三個外展服侍,包括兩個星期去農村地方,如使徒般落村與當地人生活、傳福音;兩個星期去城市學做城市佈道;兩個星期去以穆斯林、印度教徒為主的小鎮傳福音,更寶貴的是每星期導師Paul帶著我進行門訓。」

LOGOS HOPE

海上書展

當一切準備就緒,他就展開一場宣教之旅。他解釋,「福音船其實是一間流動的教會,船其中一層是書展,入面還有Café,船泊岸後我們便會邀請不同人士上來參觀,我們會跟到來的人談信仰,即如我去到南美洲,當地的人不認識香港,他們很有興趣想知道我為何願意來船上服侍,這讓我很容易跟人打開話題匣子,分享福音。」船員們越過大海、深入陸地,在所到之處,都樂意化身為移動的鄰舍,與各族各民分享主愛。

岸上服侍

「除了書展,我們還會到岸上服侍。我最喜歡打籃球,所以每到一個港口,我都會去到當地的籃球場跟人打波,然後他們都會很驚訝,因為他們很少見到亞洲人。記得有一次去到烏拉圭,我一走入球場,在場的年青人就叫嚷著『姚明、姚明』,我跟他們一起打波,並邀請他們上船,當他們到船上參觀時也感到興奮。禮尚往來,年輕人也邀請我到他的家參觀,於是我和一位蘇格蘭弟兄應約,我們分享、一起食Pizza,完全感受不到隔膜,對方當我們是朋友,而不是聖職人員,臨走時我們更為他祈禱,並送上聖經,對方高興之餘亦珍而重之。」探訪後,他想起昔日耶穌不就是這樣,去到人群當中,與他們一起生活、分享,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遠處的神,卻是將祂的美好、祂自己帶到當中。

另有一次深刻的經歷,「巴哈馬有一個小島名為Hope Town,但一年前有颶風吹襲,房屋被毀,我被派為小隊一員,入去四天協助重建的工作,其中一位80多歲的婆婆的屋的屋頂被嚴重破壞,但我從沒有建屋的經驗,只好一邊學一邊做,誰知到了第四天,隊長跟我們說船走了,『因為昨晚有颱風,船為了避風就駛走了,所以我們要多留這裡十天。』我們唯有繼續做,今次的任務竟然是拆屋!」

「我們收到一個請求是來自一位校長,他的屋和學校,打風時被水淹蓋,木的屋頂被浸爛,住不了人,所以要找人把全個屋頂的木拆下來,才可以重建,但勞力的工作,人工很貴,當地人根本支付不了。於是我們去幫忙,全Team人一起去拆屋,我們沒有起重機,只有電鋸,太陽曬著,一邊做,非常辛苦,但感恩我們全隊人很合拍,雖然我是唯一的一個香港人,另外有兩個阿根廷人、一個韓國人、一個瓜地馬拉人、一個哥倫比亞人、一個法國人、一個瑞士人,以及一個東歐人,縱然辛苦,但做得開心。」這正好體現主裡的多元和合一。

「拆完屋之後,隊長叫我們掃地,我心想屋出面就是海灘,現在掃完轉頭又有沙塵吹入來,不過我還是照做,但臨走時屋主剛回來,他望著屋子就哭起來。」那時他如當頭棒喝,頓然醒悟知道為何要替屋主掃地,「因為這是他的家,我做的不是一項工作,而是服侍,所以當屋主望到自己的屋便產生很多的疑問,『點解這個人願意從香港飛過來?願意幫我做這個苦差?點解這班人分文不收願意幫我拆屋?』不停問點解,福音就有機會讓他聽得見!」

建屋和拆屋,他們都是一邊學一邊做。

岸上的服侍也叫他難忘

分享愛

他真情分享,「不是我有甚麼特別,而是我感受到天父這份愛,我忍不住要走出來告訴你,我的上帝愛我,同樣愛你,上帝讓我看見事工不是埋頭苦幹完成,卻忘記了把這份愛跟人分享。反省我們的生命、我們活著,別人會問點解嗎?當我們的生命沒有耶穌的樣式,別人不會問點解,那我們與非信徒有何分別!」

艱苦的水手工作

Timothy在船上第一個崗位是水手,每日需要洗刷舺板,「其實做水手是一個很Tough的工作,因為船是鐵做的,所以會生銹,而我們的工作就是維持船的保養,除銹是一個很艱苦的工作,因為要用電動的鋼絲刷,不停磨走鐵銹才可以上油,在冷氣房做這項工作當然無問題,但當船在赤道、南美洲國家航行,那工作就挺難頂了。記得第一次開工,太陽已經把舺板曬得熱烘烘,燙手得不得了,我還要拿著工具磨鐵銹,一股熱氣湧上臉上,太陽曬著頸項,非常辛苦!頭一星期做足五天,第六天早上真得爬不起來。」累透極了的Timothy頭腦上知道要這樣做,船才可以航行,宣教工作才可以進行,但心裡接受不了,「我不是宣教士嗎?我在做甚麼呢?拿著鋼絲刷去刷,自己在做甚麼?是否去錯地方?」

水手工作不易為

船上房間休息的地方

愛弟兄如己

日間的工作尚未適應,Timothy希望回到房間可好好休息,可是同房弟兄又給他另一挑戰,「我與另外三位弟兄同房,一個是美國人,一個是巴拉圭人,一個是荷蘭人,或許真的是跨文化有趣的地方,大家對同一個字Clean(清潔)竟然會有著不同的演繹,本來每人要輪流清潔房間,但三位弟兄可能對清潔都有不同標準,不認為房間不清潔,那就當然不會動手打掃。即使我開口提醒,也只有我一人願意清潔,結果又是我拿著『鮑魚刷』洗廁所。」他工作和生活都面對很大的掙扎。

情況持續了半年,他不停問,自己是否來錯地方?Timothy感到灰心之餘,起初的宣教火也逐漸「被冷卻」,直到他聽到一篇講道The Pineapple Story(菠蘿的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學到兩樣東西,第一:上帝的工作,與我想做的工作,或是做的工作會有不同,第二:我要把捉得最緊、最令我嬲的東西放下、要降服,放在上帝的手裡。」他反思,「為何我會覺得自己來錯地方?正因為我不願放下自己的執著,我只想以我喜歡的方式服待上帝、獻上我自己看為好的給上帝,我喜歡講道、我喜歡帶查經,我覺得這才是宣教士該做的,卻完全忘記如何去愛我眼前的弟兄,並忠心做好上帝放在我手上的工作……這樣我跟該隱又有何分別?我自大,求神原諒我!我願意再次降服、用耶穌的愛去愛我眼前的弟兄、盡忠完成上帝的托負,不論是洗舺板還是洗廁所,若舉起刷子清潔可以榮耀祂,我願意。」

有人說宣教是很大的犧牲,Timothy並不認同,「即如我用一張五十元紙幣換一張一百元紙幣是犧性嗎?我宣教參與服侍以為是去幫人,上帝卻是透過這個旅程來磨練我、模造我。」

Timothy多番強調船是一個壓力煲,「在那環境裡,迫你去到牆角,你唯有跪下來、順服。」他舉例,夜晚當值完畢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房間休息,房間卻充斥臭味,「因為有一個同房的生活習慣很不同,常常忘記更換床單,與臭味同眠實在難以入睡。在這沮喪、憤怒百感交雜的一刻,上帝的話亦同時臨到。祂溫柔的對我說:『愛弟兄如己』。這句無疑是火上加油,我累得要死,還跟我說甚麼愛?但再一次聽到『愛弟兄如己』,我唯有默默去拿一套新的床單……當我跪在床邊替弟兄換的時候,我依然很不情願,不停問自己:我在做甚麼?」

他卻赫然發現「上帝的愛就此顯明了」。

船上漂泊的生活,殊不簡單,但他感恩有機會參與船上的服侍,令他成長。

因為神先愛

他斬釘截鐵說,「我肯定這份愛不是由我而來,我不想愛這位弟兄,但這份愛是因著上帝的愛,我選擇去愛。我真正體會到怎樣才是愛你的弟兄姊妹――當我不願意去愛,但我依然選擇去愛。這是很大的學習,尤其當對方沒跟你道謝,你是否依然繼續願意服侍他呢?」

「過去二十多年的人生,大部份時間別人都說我很乖、有愛、有耐性,不知不覺間,我也慢慢認為自己也不錯,卻不知道同時變得自義……這趟旅程讓我發現原來當自己被環境迫到牆角時,我的惡就會跑出來,我也能變得非常厭惡、憎恨他人……這是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我是罪人,我是多麼需要耶穌,亦因為這樣,我才能重新明白恩典:當我知道自己的罪愈多,我就愈感恩耶穌在十架上為我所做的一切。再望弟兄的時候,我就能看見耶穌在十架上為他所做的一切。」他吁了一口氣,當然船上有很多精采的服侍,但最重要的是途中上帝磨練我成為祂的用人。」在船上的服侍,Timothy領會到愛弟兄是甚麼一回事,是要他放下自己,謙卑服侍弟兄。

奇妙的愛

他語重深長,「我在慈雲山長大,我算不得甚麼,我是一個屋邨仔,上帝為何由慈雲山帶到我去加勒比海,除了恩典、上帝的愛,解釋不了!」上帝不只照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祂愛我們,愛到要重塑並更新我們,要叫我們有祂的模樣;這種奇妙的愛,你願意接受嗎?

一班合拍的組員,來自世界不同的地方

他樂於與人分享福音及為人祈禱

上船之前,他曾在南非參與外展訓練。

 

文:Elle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