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是一種陶造 吳祝玲不灰心
患上罕有病的吳祝玲,從健步走到使用拐杖到坐上輪椅,過程雖有掙扎,也曾灰心、失望,卻又真實地經歷到上帝的恩典,並領受到殘疾是一種陶造,一份使命和差遣。
吳祝玲大學時期患上「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多發性硬化症是罕有的危疾,這病是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中樞神經,包括腦神經和脊椎神經等。受損的神經會因為結了傷疤而硬化,難以傳遞訊息;傷疤愈多,神經就會愈硬化,無法傳遞信息,相關肢體或器官無法運作,會造成不同部位和器官的傷殘。」不少患上這種病的人,大概兩、三年就不能全職工作了,有的需要以輪椅代步,或有不同類別的傷殘;不但如此,這種病也會損害認知能力,理解、記憶、思考、表達、閱讀等方面的能力也會漸漸喪失,「我有一位病人朋友得病25年,現在連讀聖經都有困難。」
苦難多恩典更多
祝玲猶記得確診時有著難以言喻的憂慮,「1997年當我還在唸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發病了。當時我還未唸完大學,家人這樣栽培我,但大學畢業後我可能已經傷殘、不能自理了;我不但不能報答家人,甚至會負累他們。當時我心裡感到恐懼、內疚、疑惑、失望,甚至對神也生氣。不過我從小的信心就很單純,或者是因為牧者、導師的教導吧!加上我常常收看人們的生命見證,幫助了我相信,苦難多、恩典更多,而且有教會、家人的支持關心,我慢慢平靜下來,接受了這個事實。 」縱然患病,她靠著主,順利完成大學課程。
「雖說患上這種病的人,大概兩、三年就不能工作,很多都只能做半職工作而已,但這26年之間,我大學畢業之後,從事了教學工作13年。神給我特別的恩典,可以帶病卻如常人工作,而且收穫很豐盛;今天我和很多學生仍然保持聯絡,他們甚至有些信了耶穌,和我返教會。所以,面對自己的病患,我不算有太多的埋怨,反而更多的是感恩。」她把自己交託給上帝,並經歷上帝的全能和看顧。
為了回報神的恩典,她蒙召修讀神學,「思想到神給我的恩典實在豐盛,我希望在自己依然健壯的時候,奉獻自己,全時間事奉祂。」她甚至想過帶職宣教,也接受了一些裝備,「經過幾年認真的思考,還有神奇妙的帶領、應許,我2011年毅然決定放下教學工作,全然奉獻。」
問及她病患中最失意時是什麼時候?她回應說,「2012年入讀神學院,9月開學,我的腳力明顯衰退。我有很多不明白、很難過、深深不憤。明明我想在健壯時奉獻自己,為甚麼神不讓我健壯事奉祂?即使不讓我更健壯,起碼也不要讓我退化得那麼快吧?幾經掙扎,我終於在上學期末拿上了拐杖,但自此更多經歷神的施恩和人的扶持、陪伴。包括我的家人、教會弟兄姊妹、神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好朋友,甚至陌生人。」拐杖漸漸成為了她的好朋友,傳福音的好伙伴,「很多時候人們會問我:『你受傷麼?不舒服麼?』我就有機會向人分享見證、講福音。」因著神的恩典,她順利完成神學的裝備。
她感謝家人的支持
她帶病從事教學工作13年
她經常到學校分享
身體衰退離開牧職
2016年神學畢業之後,她回到自己成長的母會服侍,但兩年後因為病情更加嚴重,她不得已離職休養。「這次的內心掙扎比讀神學時拿拐杖更大,我不明白為甚麼神容讓我服侍的路愈走愈崎嶇?前路何去何從?奉獻為傳道,不做傳道做甚麼?以後生活如何?」直至2017年年尾她病發入院,在在醫院她有更深的思考,「回想自己當年蒙召時也是放下工作,但經歷神奇妙的供應,我相信主仍是信實的主;作為已經踏上全然奉獻道路的人,信心不是應該更堅定的麼?於是我毅然決定辭職休養身體。」
辭退牧職休養,卻令她的服侍道路更開闊,「當我決定離職時,我心感神正帶領我走上新里程,我不知道是甚麼,但我帶著平安辭職。」2017年12月31日她正式遞信辭職,接著的第二個星期便有「遠東廣播」邀請她分享生命見證,「從那時至今,我一直向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分享生命見證。」2018 年4月她正式離職;2019開始,她在母會擔任義務傳道,主要陪伴門徒,用自己的生命見證與人同行,甚至有機會到海外宣教,「我發覺在這艱難當中,服侍更廣闊自由,甚至超越時間空間,在海外、在大氣電波之中。」
幾經掙扎坐上輪椅
然而,她的身體持續衰退,「由於新冠疫症少運動,加上身體退化,我需要考慮坐輪椅,但這是更大的掙扎,因為拿拐杖尚算自己走路,坐上輪椅只會更殘疾,但我的腳真的乏力,甚至影響生活和工作,更加影響心情,再次幾經掙扎,我只得順服買輪椅了。」
「記得家人和好朋友陪伴我去選購輪椅,感謝神為我預備了一部很輕盈、靈活的電動輪椅,我好像跨越了心理關卡,選好了輪椅,帶著輕鬆的心情回家。」回到家中,她心裡彷彿聽到神對她說:「祝玲,我不是想拿走你的雙腿,我只是想給你多四個輪。」自此她帶著盼望接受自己要坐輪椅的事實。
2020年6月她正式坐上了輪椅,「第二星期我坐著輪椅、復康巴,出席「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的一個輪椅人士團契,分享到海外宣教的經歷。我發覺坐上輪椅和他們分享,真的很能身同感受,很有感染力。」她記得在自己拿上拐杖的時期,看著人們坐復康巴,會想像自己如果有一天坐上復康巴,相信自己的心情不會好受,但當她第一次坐上復康巴時,「我的感覺完全不是所想像的那麼難受,原來帶著使命坐上復康巴,感覺可以完全不一樣。坐輪椅省下時間和體能,令我的工作、生活更方便自由,感到更喜樂。」
2021年她正式答應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一個專門服侍殘疾人士的福音機構)的邀請,擔任傳道人。「我發現,原來從我接受神學裝備開始,便拿上了拐杖、坐上了輪椅,神就是要把我打造成一個殘疾人士,服侍病患傷弱的群體。」
回看多年的病患、殘疾的生命歷程,她說,「從我讀神學、拿上拐杖、坐上輪椅,神一步一步帶我走近傷弱的群體,以我殘疾的生命經歷,與他們身同感受,向他們見證神的奇妙恩典和作為。對我而言,殘疾就是一種陶造,一份使命、差遣,我就是要帶著這副殘疾的軀體,仍能靠主活下去的生命,四處向人見證神的奇妙恩典,盼望讓人們明白生命雖然有苦難,但不要灰心、不要喪志,靠著神的恩典,總能夠跨越艱難。」
她在回聲谷,除了服侍自己的會友,更加主力外展工作,到不同教會、學校、機構、神學院,肢體健全人的世界,透過她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生命教育,講道,分享傷健共融、擁抱殘疾的理念。
與回聲谷同工一起服侍
初入職時與同工合照
行走在殘疾與健全間的傳道者
近來她甚至到神學院教授一門課:「與心碎者同行:病患與傷弱」,「向傷病患群體、陪伴者分享苦難之中,神的心意和恩典。」祝玲所服侍的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致力向傷弱群體傳揚福音、關懷牧養他們;為傷殘人士尋找屬靈的家,幫助他們在教會過團契生活,在愛中成長,明白自己在神眼中寶貴的價值,擁抱自己的殘疾,成為心靈健壯的人,融入社群,祝福社會。所以在她答應加入「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服侍的一刻,她終於明白,「原來神塑造我,就是要我用這個狀態去活,去事奉祂,服侍傷弱群體。我不得不發出讚嘆:『我要稱謝你,恩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一百三十九篇14節)自此,我稱自己為行走在殘疾與健全之間的輪椅傳道者。」
活現軟實力
對於病患或殘疾人士,她語帶鼓勵分享說,「生命無論走到甚麼階段,無論我的身體退化到甚麼地步,面對甚麼艱難,我心裡都響起哥林多後書十二章 9節,主耶穌對我的應許,溫柔的安慰和鼓勵:「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她四出誇耀自己的軟弱,「老實說,我不喜歡殘疾,但我漸漸喜歡患殘疾的自己。因為這是神打造出來獨一無二的我,並且神給我的恩典遠遠超出我所失去的健康和體能。我也把這經文送給大家,神的恩典不但夠我用,更是夠每一個信靠他的人用。」
「病患殘疾人士雖然肢體軟弱,但不要灰心,不要喪志,只要靠著主,鍛煉出堅毅不屈的意志和生命力,除了能夠活出自身的盼望和價值,我們甚至可以成為艱難歲月中之人們,無論是傷殘還是肢體健全人士的鼓勵,成為社會的軟實力――肢體軟弱者的實力。」她語重深長地說。
她回母會服侍
文:愛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