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會為囚友開啟救恩之門
「最近,一位終身囚友的父親去世了。我們的同工已經關心這位父親多年,而這位父親也信了耶穌!當我們得知他罹患末期癌症後,便再次前去探訪,並於1月6日為他施洗,最終在1月10日他便回到了天家。」香港基督教更新會的事工總主任盧志揚分享道:「感恩的是,在這位父親離世之前,囚友能夠在監獄中與父親通話。由於囚友不可以隨意打電話,福利官特別批准他在12月中旬與父親通話30分鐘。當我再次探訪這位囚友,告訴他父親的情況不好時,我也向福利官提出請求,最終囚友被安排在1月10日上午致電,下午兩點,他的父親便過世了。」
「儘管他的父親當時需要借助氧氣呼吸,無法說話,但他仍能聽見聲音。」盧志揚接著說,「我們還協助安排了喪禮,負責安息禮拜的事宜,並製作了紀念冊,準備給囚友。」這一切的安排,不僅是讓這位囚友感受到關心,更是希望囚友和他身邊的弟兄,甚至其他未信主的囚友都能夠看見耶穌如何在艱難時刻中成為人的安慰和力量。如同羊的門,耶穌為他們提供了進入新生命的唯一門路,從而引發他們對生命更多的思考。「甚至日後囚友們有任何需要,可能會聯想到我們或者找我們幫助,我們一定會竭力協助。」他強調說。
盧志揚見證了不少囚友,因著耶穌而生命改變
尋找人生價值
盧志揚在更新會服務了30年,對象是監獄人士,他定期探訪並牧養他們,並開設福音宗教班,向他們傳講福音信息,班上還有終身監禁的囚友。更新會為他們打開了一道認識主的門,這道門正是耶穌所說的「我就是羊的門」,讓信靠祂的囚友找到人生方向。
他指出,「在宗教班中所講述的道理,當結合具體的行動時,囚友的接受度會更高。如果僅僅講述信仰,而不提供實質的幫助,囚友可能會將其視為空泛的理論。」他感恩多年來,同工和義工都非常用心地投入服侍,與囚友同行。
在加入更新會之初,盧志揚主要在社署的男童院服侍,一年多後,就去到沙嘴勞教中心、教導所、成人監獄工作,「當時,我與一位德國宣教士一同前往成人監獄,開始與終身囚友建立關係。」
他回憶道:「第一次探訪終身囚友時都有點害怕,但入監後發現這些囚友與我想像中完全不同,因為他們已經信了耶穌,他們參加Band隊,而宣教士更鼓勵他們創作歌曲。那時,大約是1990年,我們開始幫他們錄音,製作錄音帶,讓他們能夠創作和演唱自己的音樂,這不僅給予了他們希望,也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這些曾經被認為毫無價值的人,在神的恩典中重獲新生。他由衷感受到:「即使是曾經犯下謀殺罪的囚友,也能接觸到福音,見證自身的改變,甚至能創作歌曲,分享信主後如何與家人關係的修補,這一切都是神的作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新會計劃未來在YouTube上發布囚友的音樂見證,旨在讓他們的故事和詩歌音樂創作得以傳播。
他會帶屬靈書籍送給囚友
書信事工
盧志揚提到,更新會還有筆友計劃。「同工和義工進入監獄宗教班事奉外,另外,許多囚友亦會主動要求書信交往。義工們可以通過書信以聖經的話語和文字來勉勵和造就囚友,並表達對他們的支持。」書信同時使囚友感受到有人在關心和聆聽他們。
他鼓勵義工們不必介懷囚友是否回信,「我們寫信後,貼上一枚郵票就可以寄出,非常簡單。但對囚友來說,情況就不同了,被定罪的囚友,監獄每星期會安排一枚免費郵票給他們,若他們想要多寄一封信,便必須用自己的工資購買郵票,因此每個郵票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他們會優先寫信給更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或律師等。因此,囚友不回信的原因有很多,這方面的服侍需要恆久忍耐和持續的愛。」
恆心和忍耐
無論是在教會的牧會還是機構的服侍中,盧志揚認為恆心和忍耐都是至關重要的。「有時,在商業世界裡,人們關注數字和效果,但在事奉中,不應太計較這些。有義工曾經寫了12封信,卻沒有收到回覆。義工詢問我是否應該繼續,我告訴她,只要信件沒有退回,就說明對方是收到的,請她繼續寫下去。結果,義工再寫了一封信,不久後便收到了回覆,這真是很奇妙的事。」
最終回信的那位囚友,是一位因為精神問題而殺了人的年青人。這位青年最終在監獄中讀大學,成績不錯,後來被轉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觀察和治療。「如果當時義工選擇放棄,不再寫第13封信,或許就沒有後續的聯繫了。」他補充說。
曾有一位義工,每月風雨不改地寫一封信給囚友,直到他出監前,囚友回信表示感謝,說在過去兩年間共收到24封信,他一直保留著這叠寶貴的信件,並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改變,特別感謝義工的愛心,常為他代求。
出席監獄宗教班義工
同工義工們預備聖誕禮物包,送給院所的所員們! (包括年曆及福音單張)
聖經函授課程
為了已信主的囚友能夠靈命成長,更新會提供信仰函授課程,包括生命之光聖經課程及以馬忤斯聖經函授課程,幫助囚友學習聖經。還有為囚友報讀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遙距教育課程,幫助他們認識信仰。
宿舍事工
住屋問題往往成為影響更生人士重新出發的重要因素,「如更生人士出獄時欠缺金錢,同時出來後需要時間重新適應生活,如果他們單獨生活,可能較容易走上回頭路。所以,我們提供中途宿舍,目前男宿舍有四個單位,女宿舍有兩個單位。在過去10年裡,我們的宿舍幫助了許多更新人士,其中幫助了曾經被判終身而獲釋的更新人士,大概接近45位。」此外,宿友也能夠得到牧養,「每個星期日,我們會帶他們返教會,每週有一晚查經班,另有一晚是家庭聚會,大家一起唱詩歌、聽分享。在節日期間,我們還會舉辦團年飯和聖誕聚餐,讓他們感受到被愛,並有群體的互相支持和關心。」
更新會宿舍服務
重獲新生
他舉例說,「我們現任舍監,曾經吸毒多年,因著藏毒、搶劫和爆竊,三度入獄。在獄中,他感到孤獨與沮喪,連續三日流淚禱告之後,直到一次牧師的探望,讓他重新感受到神的同在。自此他生命開始改變,出獄後,他住進我們的宿舍,後來成為我們的同工,並在八年內沒有再吸毒。最值得感恩的是,他在今年的3月1日結婚了。」他見證了神在很多破碎生命中的作為。
更新會的宣教對象不僅限於囚犯,還包括監獄外的更新人士和囚友的家人。他提到的「天使樹計劃」,旨在讓囚友為其12歲以下的子女送贈聖誕禮物,以此分享基督的愛。「如果孩子們願意開放心靈,他們亦會邀請孩子上教會。」此外,在聖誕節期間,他們也會準備聖誕禮物包,「內含一些在監獄中無法購得的零食,以及中英文的福音單張和年曆,因為對於囚友來說,日子非常重要,他們每天都在數算日子。」
在監獄中,盧志揚見證了許多囚友經歷主的奇妙作為。「詩篇102篇提到,神會聽見囚友的嘆息。一個人為何會嘆息呢?因為在監獄中失去了自由,被他人所管制,面對挫折,常常感到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心中充滿焦慮。然而,神卻聽見他們的禱告。」所以,盧志揚認為,「我們需要引導這些人回到神的面前。雖然他們可能會再犯錯,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拒絕他們的理由。我們自己也有軟弱,神既然憐憫我們,同樣我們應該愛和接納他們。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無常的,但神的本質不會改變。因此,人與神建立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主是最好的大牧人!」在信仰的歷程裡,耶穌作為羊的門,讓每人都能夠找到通往自由和救贖的道路,你是否願意接受耶穌成為你的牧人,帶領你的人生?
監獄書信義工分享會
文:愛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