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崎殉教地出發(上)
綜觀人類歷史,由於不同的宗教與信念所產生的逼迫,即使到了今日,幾乎從未停止。排除異己、消滅與自己意識形態不符的他者、阻止不同信仰的傳播,在人類社會中反而成了常態。排除異見何等普遍,或許這也是人類可悲本質的一部分。
松浦家的轉向:從擁抱到全面封殺
松浦家是平戶的藩主,其領土包括長崎的平戶與今日的佐世保。與其他日本地方藩主相比,松浦家的管轄區域可謂彈丸之地,但在17 世紀,這個偏遠小藩卻意外捲入東亞局勢的大變動,成為歷史的焦點。
松浦隆信年輕時受祖父影響受洗成為天主教徒,年僅十二歲即繼任藩主,由祖父輔政。當時,平戶藩依舊與天主教葡萄牙保持良好關係,這一地緣優勢使其在經濟和軍事上均有所獲益,但也使其政策易受中央政權與外來勢力左右。
1614年,德川家康完成統一,建立幕府政權。出於對西方勢力滲透的恐懼,幕府宣布天主教為非法宗教,開始全面打壓。此時,松浦隆信的祖父已過世,松浦家的政策由此劇變,從原本的基督教支持者轉為積極的鎮壓者。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戰國時期的生存策略,也揭示了江戶幕府如何透過高壓手段,徹底封殺基督教在日本的影響。
強迫教徒踏繪
儘管松浦家曾依賴基督教貿易,但在幕府施壓下不得不調整政策。初期因平戶經濟仍仰賴對外貿易,松浦家尚未立即鎮壓基督徒,導致幕府懷疑其忠誠。最終,松浦家全面妥協,於1620 年代開始配合幕府政策,拆毀教堂、監禁傳教士。
除了脅迫教徒否認基督信仰,更強迫他們踏繪(即踐踏耶穌像、十字架,以證明自己棄教)。若拒絕踏繪,將面臨各種極刑,如水磔、穴吊、斬首等。
踏繪更演變為過濾出基督徒的全民例行公事,每年正月,所有百姓都必須前往指定地點輪流踏繪,以證明自己並非邪教信徒。這個荒謬的製度在鎖國時期的日本持續了兩百餘年。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並且那在主裏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發放膽傳神的道,越無所畏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發放膽傳114一章。
殘忍的死刑
「穴吊」是一種極為殘酷的死刑。受刑者四肢被綁,倒吊於充滿排泄物的污穢洞穴之中。為了避免腦充血導致迅速死亡,行刑者會在受刑者耳後割一小洞,讓血慢慢流出,延長其肉體的痛苦。受刑者往往需要掙紮好幾天才會死去。
對於一心跟隨耶穌的教徒而言,踏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痛苦煎熬與試煉。不踩,迎來的就是殘酷處死;踩了,雖然肉體倖存,靈魂卻留下難以癒合的創傷,甚至導致信仰全面的崩潰。心志堅定者,明白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寧可捍衛信仰而殉道;不夠堅強者,則陷入內心的長久煎熬。無論哪種選擇,都讓人沉重到難以承受。
地獄之稱的雲仙溫泉
自1627年起,幕府為迫使基督徒棄教,將大批信徒押往有「地獄」之稱的雲仙溫泉。這裡是能直接感受到火山與地脈脈動的所在。
雲仙溫泉的硫磺含量高,水溫達98°C,從泉水噴出的熱碳酸鹽和硫化氫氣體溫度甚至可高達120°C。當地有約三十處被稱為「地獄」的溫泉點,每一處皆蘊藏一段血淚歷史。據說,「清七地獄」之泉水正是因一名名叫清七的基督徒,在此遭酷刑拷問而殉道,泉水自此源源不絕冒出熱氣,宛如地獄。
幕府將基督徒脫去衣物、綁住手腳,並以鑽有小孔的長柄杓舀熱泉水慢慢滴淋於其身,使其飽受延長的痛苦。此酷刑持續施行了五年,總計33人殉道。 1631年底,最後一場雲仙拷問歷時33日。以安多尼·石田神父為首的6位受刑基督徒表現堅貞,絶不屈服,不僅沒有執政者預期的“殺雞儆猴”效果,他們的堅信反倒讓圍觀群眾默默為之祝福。行刑官挫敗地回報:「即使用盡雲仙的泉水,恐怕也無法使他們棄教。」此後,幕府終於承認酷刑無效,停止了在雲仙地區的信仰拷問。當我離開雲仙溫泉,心中無比忐忑。這些貧窮的農民並不是罪犯,為什麼卻要承受這般殘酷的拷問,只因為他們不願棄教?
「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彼得前書三章16節)
文/圖:旅遊博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