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之外的智慧

月餅之外的智慧

耆英團契聚會迎中秋,朱嬸特別預備了多款應節食品——花生、芋頭、蓮藕餅、柚子、炒田螺等,當然少不了李太帶來的「耶穌愛你」月餅!

網上說法令人無所適從

宋阿姨說:「前幾天被網上影片標題《小心月餅陷阱》嚇壞了!原來有人連續兩個月每天吃一個月餅,下場可想而知。我查看月餅盒底標示:175克一個月餅,含脂肪35克、含糖67克。高糖高脂,你還敢吃嗎?」

陳老師說:「為何不敢吃?不過,絕對不會連續兩個月每天吃一個月餅!現在街上隨時可見人手一杯飲料,飲品店愈開愈多,品種琳瑯滿目,讓人垂涎欲滴。無論是現場打汁,還是即沖即飲的『手搖』,大家都只顧味蕾享受,不在意原料,也不擔心血糖飆升。」

退伍軍人權叔說:「曾經有電視劇的台詞是:『日日燒鵝髀,醫生遠離你。』恐怕現在要改成:『日日燒鵝髀,醫生懶理你。』常說吃魚有益,可是海鮮也可能含重金屬,多吃會中毒。不僅深海魚,連養殖水產也有風險。但問題是——你會每天吃幾斤海鮮嗎?」

李叔叔說:「別以為《聖經》只講信仰,其實也包含許多生活常識。《聖經》多處提到『節制』。吃自助餐固然可以盡情,但沒必要餓三餐後扶著牆進來,再撐到扶著牆出去。《傳道書》也說:『讀書多,身體疲倦。』就算是正常娛樂,也要節制,免得沉迷受轄制,失去自主能力。運動鍛鍊身體雖好,也要注意強度適中。」

張伯伯說:「年紀大了當然更注重健康,但網上許多說法互相矛盾,常令人無所適從。我很想多看健康資訊,可是影片常常冗長,老半天不切入正題,浪費時間。等到講到重點時,又記不住。我不會接受網上推銷的保健品或偏方,錢財損失事小,若有副作用反而傷身,得不償失。即使有專業人士認可,畢竟各人狀況不同,最重要的還是均衡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還是喜歡看《號角》月報的資訊,簡單明瞭,還能摘錄重點。」

林叔叔說:「網上影片標題常有『驚現』、『恐怖』、『醫學誤區要你的命』、『真相竟然是……』、『意想不到的結局』等誇張字眼,都是利用人的好奇心來搏流量。內容往往文不對題、虛張聲勢;也有不少胡說八道,誤導傳播失實訊息;更甚的是詐騙,例如推薦投資,最後捲款潛逃。最近我同事用人工智能圖像合成,把老闆的影像和聲音合成在一起,讓他『講』了幾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話,幾乎以假亂真!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確實帶來許多好處,但若缺乏嚴格管控,潛藏着倫理與道德危機。」

慎重分辨善惡對錯

長老說:「我年輕時曾在課餘做義工,一位長者見我單純厚道,送我三句話——『不要盡信別人;也不要盡信自己;重大事情三思而行。』細細回味,實在有智慧、有遠見。現今互聯網與自媒體迅速發展,人人都能發佈信息,鋪天蓋地;其中不乏抄襲、以訛傳訛,甚至刻意隱瞞真相或捏造誣陷。真是道聽塗說、三人成虎、謠言惑眾,有人還信以為真去轉發!流行曲裡唱:『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因此不要盡信別人。

「那麼,為什麼不要盡信自己呢?因為人往往有偏見,自以為是;特別是情緒激動時,判斷力容易受影響,更需要聽取別人意見再加分析。我們都不願做『愚蒙人』,所以『重大事情三思而行』。時代與文化的改變,使許多價值觀偏離真道;人心的蒙蔽,也使人難以分辨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永恆價值、什麼是善惡對錯。《箴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耶穌也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聖經》真理才是判斷正確與錯誤、良善與邪惡的標準。」

 

文:田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