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無怨無悔:天天都可以是母親節
母親節快到了,大家談及如何慶祝。Amy說:「最重要是吃一餐豐盛的!」
洪仔說:「有時點菜很麻煩,不喜歡的不好意思說,好吃的又不夠分。最好是自助餐各取所需,吃飽不浪費,只怕太多好吃的擺在面前,卻飽得再也吃不下。」
小強問有沒有聽說:吃自助餐之前先餓幾餐,餓到腳軟,要扶著牆進餐館,然後撐得太多,要扶著牆出門!(大家哄堂大笑)
明明白白父母心
Tony問:「你們是為自己大飽口福,還是為了讓媽媽吃一頓好的?」
琪琪講:「家裡每次有魚上桌,媽媽總是先挖取魚頭,說是喜歡吮骨。直到我長大後才知道真相是媽媽把肉讓給大家吃!之後,我會搶先把魚肉夾給她。」
阿Joe說,平時大多是媽媽做菜,此時不妨讓她休息一下,作兒女的親手做幾款菜式,或者帶他們去品嚐異國風味。
軒仔說:「你們知道父母愛吃什麼嗎?作為母親,不在意吃什麼佳餚美味,只期望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溫馨共處時刻。所以上菜時千萬不要只顧用手機拍照。」
聖經的教訓
小強說:「我受不了我媽的嘮叨,吃、喝、睡都干涉、管控。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就只好無奈就範。現今科學發展一日千里,千變萬化,我媽還是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老思想,其實課堂上學的未必會考,日後亦未必用得上,又不知何時何日落伍,例如手機就年年出新品種。」
小儀說:「大學時有次團契活動主題聖經十誡中的「孝敬父母」,想起自己中學時代時常嫌父母嘮叨。其實縱使我反叛,父母仍然無怨無悔不放棄我。看到屋簷下的鳥餵養初生小鳥,動物也有母愛,也是出於上帝之手。也體會到媽媽說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我們要好好珍惜。」
敏姐說:「父母最清楚兒女的優缺點,及時提醒;兒女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主耶穌為我們作了順從父母的榜樣——父母帶著12歲的耶穌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節後過了三天耶穌仍在聖殿裡,祂說:『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雖然父母不明白,耶穌仍然同他們回去,『並且順從他們』。
迦拿的婚宴上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祂說『沒酒了。』耶穌雖然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但不想母親失望而行了『以水變酒』的神蹟。」
駿哥說:「主耶穌實在作出好榜樣,當祂在十字架上承受着極大痛苦時,仍然不忘母親馬利亞,祂對所愛的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馬利亞到自己家裡去了。
《箴言》廿三章25節:『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作兒女的若好好唸書、健康、樂觀、有愛心,就能使父母歡喜快樂、安心而不煩惱,如此也得上帝的喜悅,甚至可以叫上帝的名得榮耀。」
節日提醒我們把握時機,感謝父母含辛茹苦養育之恩,也表達欣賞佩服。事實上天天都可以是母親節、父親節,而不僅僅這一兩天。平日裡也要留意父母的需要,不單是衣食無缺,還有心靈上的需求,是否感覺孤單寂寞,或是行動不便;可能條件下多陪伴,也抽時間教他們上網、用智能手機、介紹他們參加教會的老人團契等。若未能與父母一同過母親節,去探訪獨居老人或老人公寓也很有意義。
文:田距 / 圖:Ines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