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過新年

我這樣過新年

李叔叔和李太一早準備了許多賀年糖果,還有油角、炸蛋散、笑口棗、糖蓮子、開心果、葵瓜子和花生酥等。

中華飲食文化

年輕夫婦軒仔和小儀特意穿著中華傳統服裝,為團契活動增添了喜慶氣氛。素來心直口快的小強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利是(紅包)拿來!」

軒仔笑咪咪地拿出印有「平安喜樂」、「福杯滿溢」的利是封,派給未婚者,並且請收紅包者唸出背面的聖經經文:「你要認識上帝,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
小儀問大家會怎麼過年。
小強說:「以前我拿到紅包會買彩券、打麻將碰運氣,會狂歡玩樂。現在想通了,想要急速發財,還不如吃大餐!睡大覺,日上三竿自然醒!」
Tony說:「真是好吃懶做。」

洪仔回應說:「可以理解。平日要上班、要上學,應該早睡早起。節日放假,哪怕你煲劇(追看電視連續劇集)或是新春特別節目,就算沉迷玩電動遊戲到深夜,父母都會隻眼開隻眼閉、不嘮叨、不干預。」

琪琪說:「過年過節吃大餐很正常。尤其除夕年夜飯,是一家團聚共度的時刻,豐盛美味佳肴擺滿桌,也特意為食物取個圓滿吉利的名稱,例如蠔豉髮菜同音『好市發財』;肉餅釀香菇叫『招財進寶』;甜酸煎魚是『年年有餘(魚)』。聽說要吃剩一些留到下一年,很好吃也不可以一掃而光,是嗎?」

Amy說:「教會中文學校的老師說:年糕是『步步高陞』,還有『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等。」

阿Joe說:「記得小時候在中國,晚上逛花市很熱鬧,有各式各樣的花卉、小吃、手工藝品和新年裝飾品,還會有各種精彩的表演。燈飾絢爛奪目,歡樂氣氛濃厚。」

洪仔說:「父母平日為很多事勞碌,因此我必定主動幫忙除夕大掃除,『年廿八洗邋遢』,讓家居乾乾淨淨。難得有假期,我會爭取更多與家人共聚的時間。」

叫別人得益處

新朋友Jimmy問:「聽說新年有很多禁忌,例如不掃地、不倒垃圾,避免把財運掃出去;新年期間不買鞋、不買書,因為發音與『唉』和『輸』相近,不吉利;打破碗碟要唸『歲歲平安』等。」

敏姐說:「這些傳統習俗,有些是民間信仰,有些是迷信。基督徒沒有這些禁忌,不過在節日裡,親友團聚,興高采烈恭賀新年的時候,也不宜刻意挑戰別人的忌諱,講些不吉利的說話,令人難堪,也不要隨便批評別人做了甚麼或沒做甚麼,尤其是在長輩面前要謙恭有禮、尊重他人。說話得體,這不僅限於過年過節,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

駿哥說:「社會公德大家都明白,損人利己及欺詐之事是眾人所厭惡;而聖經記載早在摩西時代,上帝就賜下『十誡』,其中第一條是不可拜偶像,因此基督徒不參與燒香拜祭、占卜算命,而其他娛樂活動則無傷大雅。基督徒不是這個不能做,那樣不能做,覺得無奈和辛苦,我會按聖經的教導『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基督徒甚至願意為愛的緣故甘願付出代價。」

駿哥接著說:「過年過節,飲水思源,再次向上帝獻上感恩。因為從歲首到年終,上帝的眼目時常看顧我們。聖經也要求我們『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新年立志,您的標竿是什麼?但願我們都有智慧的心,立下人生標竿,為了得上帝的喜悅。再次祝願大家新年蒙恩!」

 

文:田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