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知點死:行動中的慰勉

吾知點死:行動中的慰勉

在無宗教喪禮的安排上,家屬常常會問,其他人做過甚麼?無宗教儀式可以按逝者的個性特色、喜好來安排。沒有一個既定的儀式,當中可以包括大家的心聲分享、歌曲播放、一同合唱、燃點蠟燭等等,重要的是當中的儀式要帶出甚麼訊息。

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猶記得參與婆婆的喪禮後,整晚在殯儀館留守。當時我帶上 彩色紙,一有時間就摺上百合花,要送給婆婆。翌日,當婆婆安詳地躺在棺木時,家人將百合花鋪在婆婆身邊,讓送行中增添一份色彩。

我試過與喪親家人一同安排「摺紙」成為喪禮儀式的一部份。大家一同摺上心形,再放到靈前,向逝者獻出一份愛意。在安排時,沒想過「摺紙」這小小的手作,能讓大家的心情有所轉化。當大家聽過逝者的生平點滴,看過他的相片之後,心內帶著不捨與難過。進入「摺紙」的環節,大家在紙上寫上對逝者的感受與祝福,再將紙摺成心形。摺疊時,未跟到步驟的人,又看看身邊人是怎樣摺的,家屬與親友間彼此多了互動。當大家摺好後,舉起手上的心形,形象化地展示了今天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是對逝者的愛意與思念。

在基督教儀式的喪禮中,慰勉多是由傳道、牧者講出一篇訊息。雖然在無宗教喪禮上不會有這一部份,但在儀式的設計過程,我們會想著家屬與親友會帶著怎樣的感受?怎樣才能令他們盡情抒發,但又能在情緒上被承托著,甚或有所放下與轉化?儀式的整個歷程,就是一個慰勉的過程。在無宗教喪禮上的體會,也讓我了解到,一篇慰勉未必一定是透過「說話」來進行,更可以融入行動,讓人有機會打開心靈,感受生命各種歷程的意義和對生命有新的探索。

 

文:心悅 atimeforeverythingltd@gmail.com

專欄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