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開心 但唔知可以做啲乜

伴你同行:唔開心,但唔知可以做啲乜

農曆新年又到。不少青少年會記得,小時候會跟隨家長興高采烈地四出拜年、逗利是。但升中後,拜年似乎變成一項有壓力的活動。「你讀書讀成點?DSE後諗住讀邊間大學?將來想做啲乜?有冇拍拖?」每逢拜年大家都像面對密集的面試,成年人就像面試官一樣「一輪咀」地發問。也怪不得部分青少開始逃避拜年活動,「乖乖」留在家中溫習。

「我唔開心,但我唔知可以做啲乜好﹗」相信是不少年輕人的心聲。有時,人真的不知為何會情緒低落、不想面對其他人,或想安靜自己。而成年人一般認為,「唔開心」的相反是「開心」,只要做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便不會再「唔開心」。但事實上,我們也不知道如何令自己開心?

媽:「阿仔,你生日想食乜?」 

仔:「唔知,是但啦。」

自出生後,我們被成年人灌輸價值觀,連興趣、喜好、夢想也被師長「安裝」。但升中後,我們開始有自己的主體意識和經驗,發現這些價值觀、夢想和內心不一致。「唔開心,但又講唔出點解」,相信大家都可能試過,在熱鬧的聖誕或農曆新年期間內心會有一份沉重感,投入不了熱鬧的氣氛。在心理上這叫「抽離」。

抽離的原因,是在現場中從第一視覺(從自己的眼睛出發,像玩VR遊戲),跳出至第二視覺(從身邊人的眼睛出發)或第三視覺(跳出有如閉路電視的宏觀鳥瞰角度出發)看自己所身處的處境。當抽離後,和場景中的人、物的感情都會切斷,像跌進一個和世界隔絕、無感覺的黑洞。抽離行動很多時是不自覺的,可能源於一些以往的不愉快經歷,例如曾在派對中被朋友傷害、或在自己的生日會中被媽媽責罵等,自此潛意識便啟動了自保機制,遇到類似場景中便會「自動」令自己抽離。

當意識到自己有這樣情況後,便可以嘗試和環境重新進行「結合」,例如思想自己在閉路電視畫面中戴上「VR眼鏡」,重新進入第一視覺:細心看、聽、嗅、觸摸身邊的人和物,便可以逐漸把自己和環境重新連結,感受現場的快樂感。在教會中,師長常說要常常喜樂、多數算恩典。但老實說要做到並不容易,這些覺察、小技巧可以幫助自己。當和快樂的現場結合,便是數算恩典、珍惜眼前人,達至常常喜樂的「結果」。

 

文:John Lui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