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從何抉擇

守望者言:移民從何抉擇

近月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離不開移民。原來,七百多萬港人中已有30萬加拿大籍、10萬澳洲籍,再加英美紐等熱門移民國的回流人士,外國籍港人隨時佔人口一成以上;已是移民的、正辦移民的、有條件移民的和想方設法移民的,加起來或更有一半(參民調)。港人受到近年城中各類事件刺激致移民情緒高漲,但大家仍須冷靜思索這人生重大抉擇。以下或是一些移民「顧問專家」少提及的抉擇要素。

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當下很多港人都是因政局不安而引發移民心,這大可分為,內外要素的「知」:

對內方面,不論因送中修例、國安立法或國情教訓(推動「二次回歸」)而擔心的小市民,應給自己足夠時間觀察判斷,驗證後才決定 (正如「首次回歸」曾擔心而移民的日後又安心回流,當然有人寧願以幾年「坐移民監」代價買定下半生政治保險,則作别論)。畢竟環顧世界,香港仍有多方面「好得過人」,這個性價比,問移過民的人就知道。

對外方面,外國一樣有不少政治問題,移民住耐就知,例如擁有民主的「先進國家」,會有落後國家也不如的金權政治、種族欺凌、校園性暴、周街開槍、惡警横行等問題, 這些往往對投向西方的移民是意想不到的恐懼,防不勝防。近年,台灣吸引港人前往過小確幸生活,但台海戰爭在中美交惡後不斷升温,小確幸或難保。

此外,移民的得與失,雖無絕對(如因人而異、主觀難免),姑且一談。

得的方面,可以包括:下一代的空間與機會擴大,接受的教育模式比香港少壓力;人在外地可增進視野和見識,不再只是香港視角;家居的空間擴大,家庭關係較易培養(不像香港落街逃避);工作時間和加班減少,有助提升健康;基督徒會有餘閒投入教會,促進信仰追求。上述不用細說,較易理解。

失的方面,除了上述情況的可能「反效果」(如難以投入當地教會,舉一反三),另外還有以下深層次的問題:移民對自己身分的尋索、定位和認同,因新身分未立而舊身分漸失而迷惘;年幼兒女的文化語言和價值觀邁向外國化(如孝道),兩代之間代溝勢將變本加厲;青少年兒女在外國的生活不必然適應,尤其今天網絡聯繫加強成長地情意結以致不能投入新世界;大人心理難承受預料以外的挫折,加上離鄉別井(賣了港樓的更感無退路)往往後悔莫及;專業人士在外難以重操「高尚職業」,在家則如同昔日外傭營營役役,自尊深受創傷。

移民是人生的重整重尋,當回歸創造看顧我們的主,才作抉擇吧。

文:徐濟時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