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傾向者釋放的信號

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信號,就是向人說明:「我不想活下去,我想死!我希望躺下後,第二天就不會再醒過來。」

從行為上釋放出的信號

*突然的改變

曾經處理過一個個案,一名學生走到校園最高的一層樓,在那裡徘徊,我們很清楚他有自殺的傾向。當環境突然改變時,我們就會得到一些信號,例如有些事情他以前不會做—他不會自己一個人去一個安靜的地方,現在卻突然獨自搬到那裡去;這些突然的改變,我們便需要注意了。

*情緒的改變

他本來很憂鬱,很不開心,突然變得很輕鬆、很快樂,我們便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其實不然,他情緒突然改變,是因為他想到自殺,準備結束生命,以為自己不會再被問題捆綁、困擾,所以才變得輕鬆。

*告別的行動

有一個真實的個案。我認識一名男士,他的弟弟突然打電話給每一個親戚朋友,問候他們說:「你們好嗎?」他好像在跟每一個人告別。當朋友這樣告訴我時,我便請他立即問弟弟是否有自殺傾向。果然他弟弟真的想自殺,因為他長期有憂鬱的症狀;開心的是,如今他的弟弟已經接受治療,可以重新過正常的生活。

*送珍貴物品

另一個信號,就是突然開始把自己心愛的東西送給別人,這些物品都是他的珍藏,理應不會輕易轉送給人;如果他開始把這些珍貴的收藏品送出,我們便要注意,他是否有輕生的念頭。

如何測試有否自殺傾向

如果他表現出上述的這些信號,我們如何測試他是否有自殺傾向,以及自殺傾向的嚴重程度呢?首先我們可以直接問他:「你有沒有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後再問他:「你何時開始有這自殺念頭?你這自殺念頭出現的次數是否很頻密?」次數越多,危險性就越高。如果他真的有自殺的傾向,我們便要問他:「你有沒有計劃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很多時我們會認為:「他本來沒有想過自殺,但是因為問題那麼尖銳,反而會被我鼓勵去自殺!」但是這些問題是必須問的。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名女士一直都患有憂鬱症,她去見心理醫生,醫生問她有沒有想過自殺,她承認有,醫生再問她有沒有計劃和細節的安排,她說:「有。」原來她已經買了一條裙子,帶著喜愛的音樂,租了一間酒店,並定下自殺的時間。醫生聽後立即把她送到醫院去,因為她有嚴重的自殺傾向,非常危險。

如何關注有自殺想法者

首先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和環境,讓對方可以跟你傾談,很多時他會表現出很多情緒,流很多眼淚,如果沒有一個安靜的地方,他很難完全釋放自己;第二、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需要人的陪伴和聆聽,理解他心中的掙扎和困難,這樣他就不會感到被世界遺棄。

相信大家都願意幫助有自殺傾向的人,下次我們會討論用哪些問題,幫助他們改變自殺的行動。

 

林呂寧華(資深心理輔導員)

作者簡介:林呂寧華在美留學時認識神。大學畢業後,在香港的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CRU 全職事奉三年。 1980年進入達拉斯神學院接受裝備,先後獲達拉斯神學院DTS基督教聖經碩士學位(MABS)及休斯頓大學輔導碩士學位(M.Ed.),並於1986年取得專業心理輔導的執照(LPC) ,之後取得輔導督導者專業執照(LPC-S),在休斯頓大學及萊斯大學國際學生中心當輔導及資深副主任二十多年, 現為福遍中國教會輔導中心及角聲輔導中心主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