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教會研究報告

六成信徒遊走網上崇拜、實體崇拜信徒流失高達三成多

漢神於2021年2-3月份進行一項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回812名18歲或以上的華人信徒問卷,地區覆蓋:香港(63%)、北美(27.9%)、其餘地區(9.1%)包括中國內地、台灣、澳門、馬來西亞、英國、澳洲、挪威、新西蘭、泰國、非洲、韓國、汶萊和巴拿馬。受訪者崇拜的主要語言是粵語(89%),約一成(10.4%)是普通語。研究結果顯示,近六成(58.8%)受訪者過去一年參加過兩間或以上的教會網上崇拜(網崇),約一成六(15.8%)的受訪者更參加過四間或以上的教會網崇。僅約四成(40.2%)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只參加一間教會的網崇(見附表一)。

研究又發現,約有兩成半(26.1%)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後會不定期參加其他教會的網崇,表示「一半半」的約有三成(30.1%)。換言之,疫情過後信徒遊走網崇的比例將會預測為兩成半至五成多(26.1%+30.1%)之間(見附表二)。
研究亦顯示,疫情過後實體崇拜將會流失信徒最高達三成多。約有一成(11%)受訪者同意:在疫情過後網崇將會是他們參加教會崇拜的主要方式;有兩成多(22.4)%的受訪者表示「一半半」(介乎同意/不同意的搖擺態度),兩組信徒合共約有三成三(33.4%)。換言之,疫情過後實體崇拜流失信徒的數目最高可以達到三成多。雖然如此,表示不同意的受訪者仍佔六成多(66%),當中表示非常不同意的有17.6%(見附表三)。

 

研究同時發現以下10個華人教會的發展趨勢:

1. 信徒普遍期望疫情過後得到網絡和實體的牧養。超過八成(82.8%)的受訪者同意:傳道牧者應該結合網絡和實體的方法牧養會眾;持相反意見的不足半成(4.5%);表示「一半半」約佔一成(12.7%)(見附表四)。

2. 疫情嚴重影響信徒的金錢奉獻。超過四分一(25.9%)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減少了金錢的奉獻,其中近一成(8.1%)受訪者屬大幅減少(見附表五)。
3. 只有一成(10.0%)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參與教會舉行的網上聖餐,接近七成半(74.4%)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未有決定的「一半半」有一成六(15.6%)(見附表六)。
4. 網崇的影音製作效果普遍達到滿意的效果。約七成(71.4%)的受訪者表示滿意網上崇拜的影音製作效果;表示不滿意的只有6.7%;約有兩成(21.9%)的為「一半半」(見附表七)。
5. 受訪者期望能夠隨時隨地參與網崇。超過八成二(82.5%)的受訪者同意教會應該把網崇的錄影留下,讓會眾稍後觀看;持相反意見的只佔整體受訪人數的半成(5.1%);表示「一半半」的約佔一成(12.4%)(見附表八)。
6. 教會專職負責IT、媒體和網絡的同工將會逐漸出現。接近六成半(64.2%)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後,教會應該增聘專職的同工負責IT、媒體和網絡的工作;持相反意見的不足一成(7.2%);表示「一半半」的約三成(28.6%)(見附表九)。
7. 網崇詩歌時段的最理想長度是17分鐘。受訪者被問到:網上崇拜的詩歌時段最理想是多少分鐘?答案選擇範圍是由10至45分鐘,最多信徒選擇的時間是15分鐘(41.8%),最理想的平均長度是17分鐘。

8. 網崇講道的最理想時間長度是33分鐘。受訪者被問到:網上崇拜的講道時間最理想是幾多分鐘?答案選擇範圍是10至45分鐘,最多信徒選擇的時間是30分鐘(37%),最理想的平均長度是33分鐘。

9. 綜合3.7和3.8的回覆,受訪者期望網崇的組成仍然是以講道信息為主,並未因崇拜模式轉變而有所改動。

10. 個人電子網絡是最受歡迎的金錢奉獻方法。最多受訪者選擇定期奉獻金錢的方法分別是:手機轉賬(33.7%),其次是個人電腦轉賬(24.5%),第三位是支票(23.6%),其餘(18.2%)是較為實體的途徑,例如:現金、銀行入數、櫃員機等。換言之,近六成(58.2%) [手機轉賬(33.7%)和個人電腦轉賬(24.5%)]的受訪者選擇以個人電子網絡的方法奉獻金錢。請注意:個人電子網絡的實際數字應該是更高的,因為有部份信徒的方法,例如:信用咭,是次研究歸類為非個人電子網絡途徑。

以812個成功樣本數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44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漢語網絡神學院華人教會研究組

2021年3月29日(全文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