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與黑暗
世上有光,同樣也有黑暗。如果說光象徵希望、生機和溫暖,讓人聯想到聖潔與不可侵犯,那麼黑暗則往往被視為絕望的象徵,令人聯想到污穢、冰冷等負面情緒。然而,仍有一些人選擇沉溺於黑暗中,無法自拔。
走歪路、走暗路,有時反而更容易、更省力。當我們被他人誘騙走上歪路時,往往會將責任推給他人。就像撒但對夏娃所說,整個伊甸園有這麽多棵樹,只吃掉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一定要死呢!如果吃掉這樹的果子,可能變得像天父一樣聰明呢!這些話是糖衣毒藥,包裝誘人,卻劇毒無比。因為這些誘人的話,使夏娃被黑暗迷惑,走上背叛天父的道路。
為何黑暗如此吸引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擅長「包裝」。撒但並非用恐嚇或詛咒來誘惑人,而是巧妙地用「糖衣包裝」,讓罪惡看起來不那麼可怕。心正人善,自然不會貪圖私利;然而,如果一個人一時心軟或鬼迷心竅,就容易偏離正道,做出人神共憤的惡行。撒但通過甜蜜的謊言,誘惑那些內心脆弱的人。行善固然勞累,但在困境中堅持行善則更為艱難。
撒但懂得利用「糖衣」來誘惑人,將壞事包裝成「有型」或「神秘」,以滿足人類的虛榮和貪慾,讓人願意沉溺於黑暗之中。
其實光明常在,如果你看不見,或許是因為你的心剛硬,假裝看不見;也可能是因為你內心軟弱,不願面對或承認光的存在,所以選擇視而不見。
《約翰福音》八章12節:「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意思是人如果人願意睜開雙眼,敞開心扉,就必能看見這世界之光。這光能使人剛強膽壯,能使人生命充滿盼望,並且能引領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跟從世界之光走,是一條漫長的路。勤讀經,常禱告,殷勤事奉,常常謝恩。只要一生願意堅定地追隨這生命之光,便能時常活在盼望和滿足之中,並且謝絕一切誘惑、迷惘、謊言和縱慾。
願你與我一起追隨這生命之光!
文:陳敏芳(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