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和睦的睦福

使人和睦的睦福

「我猶記得她愁眉深鎖帶憤怒的說,『我勤力工作,只求好好養大女兒,點解個天咁樣對我……』她是一位單親媽媽,她的女兒10歲,她們住在劏房。這位媽媽很勤力,在餐廳做樓面工作及家務助理,但在疫情期間香港禁堂食,家庭僱主又不願有外人出入,所以她被要求放無薪假、轉為兼職,甚至被解僱。」城市睦福團契總幹事姚小鳳憶述與單親媽媽同行的片段。

「結果,我們透過聆聽、鼓勵,與她同行,除了提供即時、實質的幫助如食物、慈惠金外,也轉介基督徒義工長期探訪、介紹鄰居協助照顧她的女兒;過程中不時邀請她在困境中祈禱,求上帝賜予她面對困難的能力。」每次禱告這位單親媽媽都在眼淚中經歷從上而來的安慰與平安!

姚小鳳稍為停頓,再接著說,「直至2022年初,那位單親媽媽找到一份長工,月入大概一萬,在她第一個月出糧時,她竟然願意把十分之一放進紅封包裡作奉獻。她樂於聽從聖經的教導,把自己的十分一獻上!」單親媽媽的這顆真誠感恩的心,令姚小鳳感動不已!

睦福向基層家庭提供短期食物援助。

靈性關懷包括長途跋涉到偏遠地區進行探訪。

服侍貧窮群體

姚小鳳強調睦福的使命正正就是服侍城市中的貧窮群體,跟他們分享主耶穌的愛,使他們得著祝福和平安,讓他們有機會認識福音,生命得著改變。「睦福前身是『香港木屋區福音團契』,成立於1983年。80年代木屋區林立,在1982年5月的連場豪雨,香港多處山泥傾瀉,木屋區成為重災區,所以當時一班基督徒好想服侍這群孤苦無依的木屋區居民。那時,我們走進秀茂坪大聖村、安樂村開展服侍和福音工作,其後我們也有到筲箕灣愛秩序村、荃灣芙蓉山及屯門井頭村開展探訪工作。」

「當時住在木屋區,甚至乎現在住在寮屋區的人,他們很多時都被人看不起,被社會邊緣化,我們就定意與這群街坊同行,並且與他們分享福音。及後因應1998年政府宣佈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理論上在2000年代已經再無傳統的木屋區,但神感動當時的董事和同工,認為我們的服侍不單止停留在木屋區,這班被邊緣化的群體仍在,所以我們便採用了城市宣教的理念,把我們的服務對象擴展至城市中的貧窮群體。」睦福關注基層家庭心靈上的需要。

因著回應時代的需要,木屋區福音團契正式改名為「城市睦福團契」,服侍聚居於城市中臨時居所(包括寮屋、天台屋、板間房、中轉屋等)的貧窮社群。「取名睦福,一來與木福同音,另外聖經八福中也提到『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章9節)。『使人和睦的人』在英文聖經就是Peacemakers,而我們接受神的呼召由木屋區進入城市,所以我們就是Urban Peacemaker了。」

社區綜合服務,聯絡區內小商戶,派發購物券給基層家庭。另外也有少數族裔支援服務 ,認識不同基層少數族裔,增進了解達至融和。

靈性關懷的工作,長者團契,更有長者領洗。也會不時上門探訪。

社區中的和平之子

睦福是社區的亮光,多年來與教會攜手以基督的愛來轉化人的生命。「我們定意成為社區中的和平之子(Urban Peacemaker),把福音、平安、對生活的動力,及對生命的盼望,散播到基層人的生命之中。」她補充說。

她分享睦福的扶貧工作,「我們相信,貧窮並非單一指到金錢上的缺乏。很多時,人只會看見或處理貧窮人的表面問題,但內裡的問題才是最需要正視及解決的。我們關注不同層面的貧窮,包括:經濟貧窮、關係貧窮、機會貧窮、靈性貧窮、動機貧窮、在職貧窮、跨代貧窮等。耶穌基督的愛是我們的核心,我們任何扶貧工作都是建基於基督的愛。主關愛貧窮人的身心靈全人的需要,所以我們也是以全人的角度,多於提供服務的角度來服侍。」

事工包括:

  • 為有需要的街坊提供食物援助或緊急慈惠金,紓緩一下他們的燃眉之急;
  • 透過面談或家訪,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狀況,包括個人生命、家庭及人際關係、信仰等,我們以耶穌基督的愛與貧困家庭同行,一起面對生活上各種挑戰並從中尋找盼望和出路;
  • 為基層學童提供課後學習及支援服務;
  • 透過培訓活動、儲蓄及師友計劃,幫助基層青少年減少跨代貧窮;
  • 幫助基層人士認定個人能力,發揮他們所長,鼓勵自助和互助,創造更多解決生活困難的可能;
  • 與教會及信徒群體攜手,關懷及幫助弱勢社群,成為他們的同行者-和平之子社區關懷訓練;
  • 透過倡議及推動社會及公眾人士的參與,減少貧窮人被標籤化及邊緣化,建立公平的社會。

自2010年加入睦福的姚小鳳分享道,當年接受完社工訓練,便投身於社會服務機構,一做便十多年,「我一直都認為社工的工作是幫到人,但當我在實際的環境,發現原來即使社工有很多的知識、方法和技巧,但背後可能也有不妥,不論是對自己人生的目標,或者對人的價值,都可能有很多的問題,這都不是在行業裡或是輔導技巧可以幫到的。」她深信,一個人真正的改變,必須由內而外。唯有信仰,跟上帝有一個復和的關係,才能夠有能力或願意做這個改變,於是她反思,「我有社工的訓練,又想做與信仰有關的工作,我便去找有做福音工作的社會服務機構。」最終神讓她進入了睦福。

在睦福服侍十多年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她說,在2020年,社會經濟及政治轉變,機構面對經濟壓力,需要縮減人手,放緩發展步伐。然而,奇妙地在疫情間,反而有更多熱心的捐款者,人數及金額都是前所未有,這是上帝的作為!

慈惠服務有為街坊提供凍肉。

新造的人

其實,她是如何信主的呢?「在中學時候,我認識一位基督徒同學,他的行為非常正直,雖然很多同學都不太喜歡他,但我卻欣賞他的公義,而當我跟他接觸的時候,他更邀請我返教會。」當年念理科的她提出很多理性的問題,但都一一被解答了,所以她更加不服氣,不過她還是上了教會,「那次在教會我聽到一個曾經坐過監的人分享見證,我非常感動。」

不過,她真正信耶穌是中五時翻看聖經,讀到一個犯姦淫的婦人的故事,「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的婦人到耶穌面前,問耶穌該如何處置?根據當時的律法這婦人該被石頭打死,誰知耶穌只說了一句話:『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眾人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走了。最大感動我的是耶穌對這個女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當時我看到這段聖經,我感受到好像是耶穌對我說話,上帝認識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祂知道我內裡的驕傲、我的不信、我的自以為義,但是耶穌對我說,祂也不定我的罪,祂給予我人生的方向,那刻我跪下,在家裡做了一個決志的祈禱。」自此她就成為新造的人,用愛服侍人,傳揚福音。

機構未來發展

今年是城市睦福團契成立的40周年,她表示機構將會改名,較前簡潔、易記,並會轉用新的Logo,迎向新世代。「最近我們正在推廣一個新想法『一起成為生命栽種者!』(Be a Life Gardener!)。我們相信每個人,包括基層街坊都能建立自身的資本。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貧窮人也可以活出精彩和豐盛的生命。讓我們『一起成為生命栽種者!』(Be a Life Gardener!),將耶穌基督的愛,栽種在街坊的心田,以生命影響生命,讓他們得以更新和轉化,繼而祝福整個社群。」

你是否願意有精彩和豐盛的生命?

師友交流活動攀石訓練。

 

文:Elle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