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塵世

專題:告別塵世

「猶記得2014年,來找我輔導的一位女士,她的弟弟去外地旅行時不幸遇上意外身故,她要去到當地辦領遺體,我作為同行者,在整個過程每日為她平定情緒,遙距支援她,雖然逝者沒有宗教信仰,但姐姐曾經接觸過基督教,所以希望以基督教儀式辦理喪事,但由於逝者及其家人未信主,較難找到教會承擔,我建議她為弟弟做一個追思會,好讓親友可以跟他道別。」這是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杜婉霞(Joanna)第一次辦的喪禮。

展現獨特的人生

那個追思會在一個工廈舉行,「因為逝者是一個設計師,所以我特別安排了位置展出他生前的作品,讓親友可以欣賞和悼念。除了展區和聚會的地方,還有茶點,讓聚會後親友可以分享與逝者的點滴。」上帝造人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在辦這人生最後一件事,呈現出每個人獨特的人生與上帝的作為,實在很美!

從那時開始Joanna想,人生除了結婚,死亡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有一些東西鬱在心裡,或者逝者過世以後親人還帶著仇恨,這些複雜的情緒得不到疏導,其實對大家都不好。於是萌生她隨不同的老師學習處理及鋪排喪禮,甚至跑到台灣取經,學習生死教育。

提起Joanna大家可能只是聯想到談戀愛、婚前及婚姻教育,很少會想到她做喪禮的服侍,「這是人生不同的階段,結婚是否一定很開心呢?原則上是,如果婚姻美滿的話,但很多是流著眼淚的,尤其當你不懂得管理,發展、建立,栽培婚姻,婚姻可以是一個墳墓,但當人有一天離世,兒孫滿堂、所作的事有人欣賞,這個可以是非常感恩,甚至喜樂的時刻,因為那人已經留下美好的。」她盼望運用自己所學讓人知道什麼是死亡,以至人可以更加珍惜生命。

死亡是什麼

問她死亡是什麼?她乾脆利落的答道:「返回天父那裡。」她稍作停頓,續說,「離開一個痛苦的世界,絶對是『慶賀息了世上勞苦,昂然踏進榮耀天家』,這個是我感到最雀躍的地方,我不怕談論死亡,我甚至跟丈夫說,我自己的喪禮要怎樣做,資產及遺物如何分配等,免卻對方煩惱。」

她不忌諱去談死亡,「我希望讓人知道我死去邊,因為離開一個有眼淚有痛苦的地方,去到一個沒有眼淚沒有疼痛的地方,何等佳美!」

「為何要含淚而走?我承認有不捨,但如果在世已經做盡:忠誠、相愛及服侍丈夫,我還有什麼遺憾呢?」

逝者得尊榮 生者得盼望

在工作及人生遇上一些需要喪禮服務的案主,未能找得及時幫助,這造就了Joanna幫忙安排及策劃,執行安息禮儀,並把這服侍名為「告別塵世」,「我盼望主理的禮儀能夠呈現逝者的生命,令到逝者得尊榮,生者得盼望,讓在生的人,少一點遺憾。」

認識逝者同時認識上帝

她說,「曾經為一位女兒的爸爸辦喪禮,她的爸爸是印尼華僑,當我問她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她表示平日與爸爸較少溝通,那爸爸生前喜歡什麼歌?她揀了一些印尼和英文歌,於是我把七首歌串連起整個的喪禮程序。」

「印尼伯伯來了香港,當然懷念印尼,伴隨印尼歌,來到香港,辛苦工作當然最期待的是星期日可以休息,配上"Beautiful Sunday";最後用上英文歌One way ticket(單程車票)。其實人生如單程路,伯伯已經去到人生的終點,你的人生如何呢?當上帝讓我們有生命,今日對方到了終點,你仍未到,你的路最終會去到那裡呢?這是另類的告別式。」雖然不知道這信息能夠令在場的人起了多大作用,但相信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雖然已死的人不能復生,但也希望在世的人可以反思人生,為他們指出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Joanna深盼「告別塵世」的服侍能融入基督教信息,使人在當中認識逝者,也認識創造生命的上帝。

吾知點死

Joanna邊分享邊展示一個「吾知點死」Logo,「告別塵世是喪禮服侍,而吾知點死是告別塵世服侍下教育的部份,『吾知』」真的是唔知道,還是我(吾即我)知道死去邊呢?這個名字非常好,我盼望可以讓人知生知死。」

「這個Logo很有意思,圓形可以看成是灰龕,亦可以是一個燈籠,視乎看的是一個什麼人,如果你是一個較負面的人,人死了就困在裡面;相反,人雖然不在但仍可以照亮這個世界,就正如喬宏叔所言,「你和我都有一死,無人能夠倖免,生前的所作所為很重要,有沒有人因為你感到幸福快樂?有沒有人因為你的說話受到激勵?有沒有人因為你的指正而走向正途?有沒有人因為你的鼓勵而感受到希望?尤其是做了基督徒以後,你的生命就是彰顯了耶穌,耶穌在世上把信望愛帶給人,這個就是我們的使命,如果在離世之前,你能夠做過以上的事情,都算不枉此生!」

設計「吾知點死」Logo的是芥菜種創辦人關嘉亮,「我知道Joanna希望以較為幽默的方法去談論死亡,所以我抱著笑和幽默的心態去設計,整個Logo大家看上去會知道是一個骨灰龕,吾知點死是用了『食字』,而我覺得人生去到死其實都是一個連續,所以運用了連體字的做法,想告訴人,這是一個過程,以及用了泥土的顏色,因為陳歸塵土歸土……」

作為基督徒的關嘉亮,認為人死只是睡了,醒來以後就會回到天父的身邊,「所以我不會忌諱去說死,但一般人會把死亡看為是一個大限,而信耶穌的人在面對親人離世,其實是懷著一個不捨、感恩對方養育之恩,把逝者最好一面記下來,所以我有一個想法是做名字詩,透過文字,把死者的性格、生平以書法表述出來。這個方法好像墓誌銘可以總結其一生,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後人懷念逝者的一種方式。」

喪禮禮物事工

「我做名字詩的心願,源於一次為朋友父親創作了一對的對聯,「莫言洗米水無味,化作甘露更護花,慈父眼裡無憾事,全心全意愛歐家!」估不到友人及他的家人非常感動,並將名字詩掛出來,以懷念他們的爸爸。」這引發起關嘉亮創作喪禮禮物的事工。

坊間可以選擇的喪禮禮物並不多,「為何不在人離開的最後一個階段送上一份有意思的禮物呢,當然對方已經不在人世,其實是送一份禮物給子孫,讓子孫回憶起長輩的事。名字詩可以勾勒逝者一生的宏願、或者性格,讓生者懷念,用名字又是最簡單直接的,因為每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書法的好處是裝裱後成捲軸,可以掛在廳,是暗藏玄機,親人長輩的名字已藏在當中,或是捲起收藏放在家。」

名字詩

製作名字詩是為喪禮做準備,為自己寫墓誌銘,「未死前自己先行預備,令整件事可以很安詳、平靜,甚至帶感恩的心去完成整件事;其實死亡可以沒有哭泣,尤其是對於基督徒。」所以他看這名字詩不單只是一個捲軸,而是開始為自己及身邊人做一個的總結。

除了書法捲軸,他曾經把名字詩做成書簽放在吉儀裡,「其實整個概念,可以是翻天覆地的,在靈堂除了放花牌,可以掛書法名字詩,吉儀除了放糖之外也可以放書簽,亦可設計吉儀,整套概念配合。」「人生老病死,都有人送禮, BB有滿月酒、每年生日有生日禮物、結婚有結婚禮物,但死呢?沒有,有人說因為人已經死了,『搞咁多嘢做咩?』,就好像是落雨收衫,快快脆脆完成,食完解穢洒就完事。其實每個人的道別不應該太過急、太過趕,用多些時間記著對方,我認為這是美事!」記住那美好的遺憾,就是他構思喪禮禮物期盼達到的作用。

文:愛倫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