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贏、共存、共享、共生
又是父母緊張安排子女升學的季節,找一間心儀學校讓小朋友「贏在起跑點」是不少父母心中的重中之重。但記得多年前一位好友決定把一對女兒從名校轉到另一間主張「愉快學習」的學校,因為朋友形容在名校所體會的競爭、「唔輸得」的態度是「教壞細路」。他舉一例:有一次女兒在校際比賽拿了全港第三名,回到學校被同學戲言「Shame on you」,因為拿不到第一。
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例如媒體報導奧運時,多數只會集中報導金牌得獎者,獲得銀牌和銅牌的參加者好像和落敗者沒有分別。「2004年雅典奧運110米跨欄金牌得主是誰?」相信絕大部份中國人都會知道來自中國的跨欄選手劉翔創造了奇蹟。人們都將所有集中力放在獲得金牌的劉翔身上,完全忽視了銀牌和銅牌的運動員。提起游泳,大部分人只會想起來自美國的飛魚菲比斯,他在奧運會中取得了23面金牌,沒有多少人能夠列舉一、兩位和他比賽時屈居亞軍的運動員名字。
現實的確很殘酷,人們只會記得第一名的名字。這種判斷輸贏的態度,導致人與人之間競爭愈來愈大,構成「你死我活」的生態。輸贏的觀念牢牢地緊扣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以至成長的過程。可是如要我總結一下經歷過的歲月,競爭性、敵我、我贏你輸的心態其實最終都是不管用的,除了心理壓力奇重之外,好勝的態度只會讓人敬如遠之,何況,贏是當下的,誰能有把握王者可以無限延續,而且是會永無止境的無限擴大追逐,就好像亞歷山大征服大片崗山,最後都是失敗告終。
我認為隨著共享經濟的出現,互補(Complementary)比競爭(Competition) 的思維來得健康和更真實。即是放棄非贏即輸的觀念,追求共存更實際,盡量把雙互可能的損失減到最少,目標尋求和對手一起獲得更大利益(這種利益不是從雙互掠奪而生,而是從外部產生,例如顧客、擴大的市場)。我想,現在的地緣政治張力以至俄烏戰事,真正的解決方法,首要就是放棄敵我觀念。
說到共享,近年有不少源於「共享」概念的商業模式,例如共用工作間丶共享廚房丶共享工廠丶網約民宿。一時之間,「共享經濟」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在自然界,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就會顯得單調矮小,但如果與眾多植物一起生長,就變成「數大便是美」,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這就是著名的「共生效應」。這種現象也可在人類成長生態中找到,1901 年到 1982 年,英國的卡迪文實驗室先後出了 25 位諾貝爾獲獎者,他們用師徒方法、吸引人才,彼此分享經驗智慧與工作成果、互相潛移默化,幫助彼此活出最大價值,這就是「共生效應」的經典例子。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有一句經典之言:「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著眼於機會,而非著眼於問題。」找到機會,及時與人合作,聯乘開拓,才是王道;今時今日,單打獨鬥,已經過時;只有「自己嬴」更是要不得,這種心態既享受不到與人分享成功的真正樂趣,亦永遠沒有人願意真心與其分享,正是「成功的失敗者」。
文:司徒永富(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