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解決:終點的美麗圖畫

終點的美麗圖畫

執筆之時,2024年即將成為回憶,2025年正待展開。新的一年不僅是時間的變遷,更是內在重新檢視的契機。在這充滿不確定和挑戰的時間流轉中,我們可以用「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思考方式來規劃新一年的願景。

在前行之前,不妨稍作停留,回顧年初的目標:哪些已經實現?哪些尚在路上?無論結果如何,這些都構成了自我成長的一部分。當我們再次設定來年的目標時,不妨問問自己,真正的「終點」是什麼?畢竟,人生的最終目的,不在於短暫的成就或一時的成敗,而是方向與過程的意義。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是通往最終目標的磚瓦,這段旅程的意義,由我們用心建構。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因為過於忙碌而忽略了內心的嚮往。曾有教授以「大石小石」的實驗來闡釋時間管理。他將幾顆鵝卵石放入水罐中,然後加入小石子、沙子,最後注滿水,隨後問學生們學到了什麼?當學生們以為教授是要教他們如何善用空間時,教授卻微笑著搖搖頭,告訴他們,真正重要的是「先處理大石」,也就是生命中最關鍵的事情。這提醒我們,應優先考量人生中的「大石」,即從結果出發,不只是思考目標,而是思考什麼才是值得用心對待的?當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甚至延伸至永恆的視角,這些優先次序自然會變得明朗。因此,面對新年,我們不妨先審視內心的願景,並在日常生活中投入於那些最重要、最具意義的事情。

作家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與成功有約》中,邀請讀者設想自己的人生終點。他發出挑戰,讓我們想像在臨終之際,身邊的親人會如何記念我們?他們會懷念我們的哪一點?這樣的想像能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從日常瑣事中騰出空間,投入於真正推動靈魂藍圖的行動中。

「從結果出發」不只是設立目標,而是一種深刻的「雙重創造」:一次是心中的創造,一次是實際的行動。我們可以先在心中描繪未來的圖畫,再以行動實現它。

如童話書《心裡的獅子》中描述的小老鼠,牠在草原上不斷受挫,但心中卻埋藏著成為勇敢「獅子」的夢想。於是,牠鼓起勇氣去向獅子請教,歷經艱難後,建立了自己內在的強大。其實,這隻小老鼠的冒險,就是典型的「雙重創造」:牠先在心中構想「強大的自己」,再付諸實行,最終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們同樣可以在新年伊始,為自己設立一個「心中的獅子」,以此引領我們朝向理想邁進。這第一階段的創造,涉及「領導」和「方向感」;而第二階段的實現,則需要管理與行動。

我們可以仿效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the Younger)的自省方式,從而實現第一階段的創造。他每天都反思自己的行為,坦然檢討自己的錯誤,並許下不再重蹈覆轍的承諾。這提醒我們可以每日問自己:「今天我做了什麼好事?哪些需要改善?如果要做到最好,還需要做什麼?」這樣的自省,能指引我們成為更理想的自己,無論是身體健康、精神富足,還是家庭和諧。讓自省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有助於我們建立自我,相信自己,從而獲得邁向目標的動力。

而第二階段的實現,可能會因為途中遇到的困難而停滯。但人生如同馬拉松,真正的智慧在於保持穩定的步伐。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說:「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不是致命的;重要的是繼續前行的勇氣。」邱吉爾的話提醒我們,真實的生活其實是跌宕起伏,而非一帆風順的。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開始的衝勁,更是持續向前的毅力。希望我們都能以穩定的步伐,實現目標。

正如《小王子》所說:「沙漠因為什麼而美麗呢?是因為它在某處藏了一口井。」真正的生命之美,來自那些隱藏的、未看見的,卻持續吸引我們的目標。若能以這樣的心境展望新年,我們將更懂得珍惜當下,善用時間。

面向新的開始,不僅是訂立目標,而是找到人生的「大石」與靈魂的「井泉」所在。我們的生命,彷彿一場長跑,而這場賽事最重要的是那份持續進步、心安理得的狀態。讓我們帶著「終點的美麗圖畫」,並在信心與韌性中前行。

 

文:司徒永富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