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

師心童心:對牛彈琴

一般而言,「對牛彈琴」這成語是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結果勞而無功。又暗指對方愚蠢,如牛般不明白事理。

這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晉郭象注:「是猶對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術終於昧然也。」言下之意,這成語的基本嘲諷對象是彈琴者,錯在他不理會別人是否明白便自以為是,希望別人能明白自己所言,別人不懂卻勉力要人非懂不可,結果別人對你所言依舊是一頭霧水。

東漢末年牟融所著《理感論》。其中有這樣一篇:「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說的是一位擅與牛溝通的明智者。

牛年伊始,收到一篇美文,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前教育學院何萬貫教授。文中正按此發揮。現徵得何教授同意,謹轉載如後:

「在春秋時代,公明儀擅於彈琴。有一天,在郊外,他看見一隻牛在吃草,忽然興致大發,立即為牛演奏一曲雅樂(清觕之曲)。那牛卻毫無反應,依然低頭繼續吃草。公明儀好生奇怪,上前看個究竟。他發現無數細小的蚊蠅(蚊虻)在牛的附近飛鳴,牠自得其樂。他因而獲得啟發,於是從新撥弄琴弦,奏出了仿似蚊蠅之聲。牛聽到這美妙之音,就禁不住搖頭擺尾,聽得如癡似醉。公明儀接著又模仿牛犢的叫喊,彈奏悲鳴之調。牛聽了,竟情不自禁地皺眉束目,也發出幽怨之音。

牛不欣賞雅樂,因為牠不是人。公明儀掌握了此理,改為牛彈奏蚊蠅之曲和牛犢之聲,牛便耳入心通,因而和應。

彈琴如是,教學也如是。不論好生或差生,善教的老師總有適當的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曉他們學習知識和技能。優秀的老師有愛心更有同理心,能從學習者角度出發,根據他們的能力水準、學習風格、學習進度來設計教材,展開教學,並按照他們的反應,調整教材和教法。這樣,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開心。

一位教育心理學家曾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相信能以『對牛彈琴』的方法來教導學生的老師,便是好老師。」

看罷何教授之言,深受感動,能以「公明儀對牛彈琴」的方法來教導學生的老師,因勢利導,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惟深明此道的老師恐不多,遂回應說:「能善解『牛』意者,能有幾人?」

不錯,先要「有得傾」,才能再設法讓對方明白多一些。但有些時候,真的即使費盡心力,對方仍是懵然不知,無動於衷,真氣人。此刻,不禁大駡:「呸,真沒用,牽牛上樹似的!」那就得冷靜地想深一層:既然牠是牛,就任由牠在地上勤勤懇懇地工作吧,為何要把他牽到樹上呢?這是強人所難吧!

「對牛彈琴」這成語,因為帶有譏諷對方的口氣,所以引用時必須特別留神。對於某些頑固的人來說,跟他們講道理,有時確實白費勁兒。但有時也該自省,看看是否自己的方法出錯了,也想一想對方此時此刻的處境。有時候,要求別人認同自己的看法,是強人所難,實毋須為此而憂心忡忡,甚或氣憤難平。改變的也許應該是自己的心態也說不定。

 

文:曹綺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