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知點死:疫下的殯儀與告別

疫下的殯儀與告別

本港在第五波疫情時,於二月尾至三月初期,曾經出現先人遺體在醫院及殮房未有合適擺放的情況。當時各前線醫護人員及病人的無力感愈加沉重,先人亦不能好好安息。政府部門及醫管局在準備不足下,喪親者增加了不少遺憾。

直至三月中,食環署陸續加開冷藏貨櫃及火化爐,但仍追不到飽和危機,而且前線殯儀從業員、食環署運送遺體、醫院殮房、衛生署公眾殮房員工亦因染疫而影響人手,亦在遺體積存而做成嚴重公共衛生風險。

從三至五月份的「網上預訂火葬服務系統」可見,食環署火化場由往年約每天130-150火化,增加至每天300-320火化。在疫情風高浪急之際,更一度出現棺材及各種殯儀物資不足的情況,喪親者的焦慮情緒難安。

在整個第五波疫情中,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超過九千人,除了醫療系統出現問題,染疫去世者的遺體亦得不到應有的處理,公眾殮房爆滿,富山殮房外近五十個臨時貨櫃內,遺體層層疊及變壞腐化情況令人慘不忍睹,喪親家屬遭受疫症下的二次或三次傷害。

這時期,各仵工冒著面對染疫遺體的風險,卻又默默付出,而殯儀從業員則「落手落腳」補位大小事務之餘,仍然關顧主家所需,在諸多限制中提供一點溫暖,在患難中輔助在人在儀式中好好告別。

疫情最嚴重時期,為儀式作出取捨十分困難,在考慮身後事方向上,家庭成員需同心以先人遺體保全得宜為優先,減少考慮擇日及等候各親友齊集,儀式應以簡約得體,幫助情緒能健康地表達,注重如何逝者告別及保持情感連繫。

在今次的天災人禍之下,不少喪親家屬受到嚴重的情緒創傷,政府往後應增加情緒支援服務及綜援人士的殯葬資助金額,在疫情的教訓下重新檢討災難應對機制。尤其改善各醫院殮房及公眾殮房設施,冷藏溫度能長期保持攝氏2-4度,增加殮房空間及火化爐。

最後,希望民間及政府在疫後多推廣生死教育、改善安老服務水平及資源,多加支持醫療、社福機構及殯儀業的同工,為將來可能再次出現的疫景,為社會提升真正的抗逆力。

 

文:伍桂麟

專欄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