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珮玲 結出喜樂和愛的果子

盧珮玲 結出喜樂和愛的果子

「要兼顧、關心百多個家庭,的確不容易,也曾想過放棄,尤其面對新移民家庭,他們有很多的困難或問題出現,例如婚姻、子女的需要、醫療等,但我仍然堅持繼續做下去,因為有愛,特別當見到他們成長、願意上教會,打從心底笑出來。」盧珮玲傳道謙稱自己結出愛和喜樂果子都是操練出來,也感恩上帝讓她當上十多年的護士,以至培養出一份的耐性和溫柔。

曾經任職護士的她笑說,自己吃了很多「檸檬」和「苦瓜」才鍛煉出屬靈的果子,「感恩在院舍的護士工作裡,我們常常說要達標,因為我當時是負責照顧糖尿病人,所以除了要病人的血糖指數達標,還要他們準持食藥、控制飲食。」她出盡法寶軟硬兼施,「猶記得那班長者最愛偷吃美極鮮醬油,但是如果只是罵他們是不行的,唯有氹他們、勸他們,再加上少少的嚴厲,又要有奬賞,結果當所有老人家全部達標,便帶他們去飲茶,他們開心不已。」這些的經歷,正好訓練到盧珮玲說話的溫柔和忍耐。

疫情期間買菜,送物資到有需要的家庭。

義工訓練包括探訪技巧,傳福音的方法等。

服侍有需要的人

當她留意到病人的心靈需要與身體得醫治同樣重要,她便轉換人生的跑道,在教會擔任傳道,透過外展服侍把喜樂和愛心帶進社區。「我們教會成立了一個外展項目『樂心薈』,是觀塘國語浸信會轄下以未信者為對象的一個地區組織,現時我們在區內服侍很多新移民及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家庭,也因為我們的教會座落在工業大廈附近,所以希望有機會接觸到白領人士。」至今大約有百多個家庭是樂心薈的會員。

盧傳道說:「教會堂主任陳培輝牧師一直都想推動外展服侍,但提起教會,見到十字架,很多人都會卻步,不想進入,所以陳牧師便想另覓地方來接觸人群,以至可以將人帶返教會,結果教會在2019年中成立『樂心薈』外展事工,開始服侍鄰舍。在2021年中租用與教會同座商廈的11樓1700尺的單位,作為『樂心薈』會址。」樂心薈的意思就是「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十七章22節)

盧傳道(右一)透過外展服侍把喜樂和愛心帶進社區。

共享空間

樂心薈是一個舒適的共享空間,裝修、氣氛比較輕鬆,場地設有活動室、茶水間、還有年輕人喜歡坐的台階、附有電掣的吧枱,另亦設有投影機、坐墊、水松木板及雪櫃,較傳統堂會更容易吸引未信者,同時也可減少未信者的抗拒、反感。「我們希望樂心薈能夠成為一個容易令人親近的平台,可以接觸不同的人,聆聽他們的聲音,盡能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燃眉之急,最後把福音傳給他們。」

樂心薈強調服侍要「貼地」,在過去三年的疫情,正好發揮這種精神,「我們把口罩、物資給予有需要的人,又會去到劏房派單張,說我們有物資供應,如果街坊看過單張後覺得有需要,可以打電話給我們,預約時間來領取,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見到四人家庭住在一個八十呎的房間之內,真的很難形容他們住宿的環境……,我們只能夠盡能力幫助他們,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的愛。」

在疫情期間,分派物資給有需要的人,向他們表達關懷也殊不容易,盧傳道說,「記得有一次義工送物資給一位長者,那長者染疫了,但沒有告訴我們,雖然義工有戴口罩,但那位染了疫的長者卻沒有戴口罩,並跟義工傾計,結果義工也染疫了。感恩那位義工不單沒有埋怨,在痊癒後仍然繼續願意當我們的義工,還說自己有了抗體,可以更放心、更放膽去做,這實在令我非常感動。」她由衷感恩。

樂心薈是一個舒適的共享空間。

開辦英文班

除了送贈物資,還有開設英文班,「我們開辦的英文班,一些新移民感到有興趣便來參加,因為新來港兒童追不上香港學校課程的程度,所以每逢星期六上午,我們有兒童聖經班,用英文教聖經,再加上一些英文的補充練習,搭配全英文授課,讓小朋友在全英文的環境學習。奇妙地透過英文班,我們接觸到三十多個新移民的家庭,讓我們與不少家長建立關係,聆聽他們的故事,以至我們認識及了解他們的困難和實際需要,並針對不同需要繼續給予相應支援,也有家長因為感受到天父的愛而受洗加入教會。」

在服事的過程中,盧姑娘遇到不少難忘的經歷,「其中有一個新來港的單親家庭,媽媽和兒子都染疫了,當時有禁足令,他們染疫了好幾天,家裡的食物都已吃光了,不知找甚麼人求助。那天,我突然想起這位媽媽,於是打電話給她,原來她們已經染疫六天了,但仍然是兩條線。那時的疫情相當嚴重,超市貨品都被搶購一空,於是我致電給一位義工弟兄,那義工弟兄義不容辭便外出為她們撲食物,並送到她們的家,那位媽媽非常感動,我們又為她們安排中醫會診,結果我們的關係拉近了,她們更明白到主耶穌的愛,樂於教會服侍。」她感恩神一步一步帶領和提醒,讓她可以愛和關心有需要的人。

感恩在去年的聖誕節有12位弟兄姊妹包括樂心薈的會員,受洗加入教會。

教會為使命義工提供訓練,並舉行交流會。

最終沒放棄

面對那麼多會員,如果都做到貼身的關顧,其實真的不大可能,她有曾想過放棄,「坦白說是辛苦的,所以我們要懂得分配時間及安排優先次序;而同事們能有合一的心也很重要,在遇到困難時可以互相配搭。」她強調不是自己一個人做,而是團隊的合作,「有牧師、幹事、同工、義工的協助,團隊是最重要,讓不同家庭在困境裡感受到神的愛。」她形容每行一步都是很刺激,「記得接觸過一個新移民的家庭,五歲左右的兒子因為跌倒入了急症室,照了X光發現骨折,正因為他不是香港居民,所以要付一千二百三十元的診金,醫生再要小朋友入院,要多付五萬多元的按金,診金對他們來說已是相當昂貴,哪裡還有錢付按金﹖媽媽不知所措,於是致電給我,我接到電話後馬上趕往醫院,最後感恩也找到方法替他們申請資助,但申請的過程繁複,我也是一邊做一邊學。」她說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幫上忙,但同行和陪伴也可以給他們安慰。

她續說,「每個會員都有不同的性格,有長者會員是長期病患者,他們的心情可能欠佳,不過如果我知道他們有某些病,不可以吃某些食物,就會勸戒他們,希望他們健康,又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或許因為之前我做過護士,對於照顧病人有些經驗,以至現在踫少了釘;又有些會員家庭面對複雜的問題,雖然都是不容易應付,但我仍然堅持,因為見到他們信主、親近神、返教會,這就成了我的動力。不過有時也因為愛的緣故會做多了,以至不勝負荷,有時記掛一些的個案會不斷為他們祈禱,及至平安了才去睡。」因此,對盧傳道來說聖靈九果子之中節制是比較難實踐的,「有時工作太忙,真的忘卻一切,所以睡眠時間往往一推再推,我嘗試為自己定下晚上十時上床的作息目標,但很多時因為要處理不同的事務,終於要去到自己的底線凌晨十二時才去睡﹗」

目擊跳樓而信主

問她是如何信耶穌?她說「細個的時候已經返教會,因為有得食、有得玩,但媽媽其實是反對我返教會的,因為爸媽做小販,無時間照顧我們三姊妹,所以每逢星期日都安排很多家務給我們,要我們完成了才可以出去,但高興的是教會有一班哥哥、姐姐逢周日就會來到我家幫忙掃地、抺地、掠衫,大家夾手夾腳就很快完成任務,因此每個星期日我都可以返教會。」她也挺懷念那段日子。

然而,盧傳道真正信主是因為她目擊跳樓意外的經歷,「記得1991年的年初九,我看到有人跳樓,這令我十分驚慌,甚至不敢獨自乘電梯及上洗手間,我很害怕遇見鬼。後來爸爸給我一個小佛像,說可保護我,讓我放在床頭,怎料我卻較之前更驚,連續兩晚失眠。有一位同學得知後便邀請我返教會,當牧師向我傳福音說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我便決志信主,沒想到我竟在當刻便立即感到十分平安,完全沒有懼怕,更能獨自乘電梯和上洗手間,令我深深感受到甚麼是主的平安! 」她的驚恐頓然消失,經歷到信仰的真實。

你是否都想經歷真正的平安?結出聖靈的果子?「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約翰福音十四章27節

文:Elle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