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多一里路的藝術

職場解決:走多一里路的藝術

活在2020年,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社會運動、政治不穩和病毒橫行,導致不少人生活在負能量當中。最近便有研究表示有高達四分一的香港人面對抑鬱、情緒欠佳的問題,在此時此刻,我們更加需要學會互相幫忙,甚至樂於接受他人幫助的藝術,共同渡過時艱。

原來不少人墮進困難但並不懂得接受別人的幫助,是礙於面子?怕暴露軟弱於人前?過份高估自己的能力?看不起人?或是單純只是不懂如何開口。美國有心理學家曾經針對請求幫助這題目進行實驗。

工作人員分別針對兩個社區的人進行實驗,工作人員告訴當地市民為了加強他們的交通意識,故此希望在他們家中後院豎立一個大型的「小心駕駛」告示牌。針對兩個不同社區,其中一個社區居民拒絕這建議後,工作人員就不會有進一步行動。針對第二個社區,當市民拒絕工作人員豎立廣告牌建議後,工作人員會請市民在家中後院的窗戶上張貼一個面積不大的「做個安全駕駛者」貼紙,由於貼紙面積不大,不少人都會接受這建議。

過了幾個星期,工作人員再次回到社區,跟市民溝通,他們再次提出在後院豎立廣告牌的要求。結果,第一社區的只有17%市民接受這建議,反而第二社區有76%的人接受了這建議。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第二社區市民早前已經接受了張貼貼紙的建議,他們發現貼紙對他們生活影響不大,而且他們心理上已經參加了這個計劃,於是他們更加願意付出更多,在後院中豎立廣告牌。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請求別人幫助時,不要馬上堅持得到最大的幫忙,反而應該循序漸進,從小事開始,以便減低別人的「心理負擔」,例如每個人心裡只期望為對方多走一里路(Extra mile),對,只是一里路,世界便會因此而有所不同。多講一句,我認為願意互相幫忙的人,不一定一開始源於愛心,最重要是先放下敵視,這樣才有可能為對方多行一里路。

文:司徒永富(作者簡介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