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學:你願意保育天父世界而節制地生活嗎?

你願意保育天父世界而節制地生活嗎? 

香港七月持續酷熱的天氣,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全球暖化的感覺迫在眉睫!

不單只我們覺得難以度過這麼炎熱的天氣,就連大自然也在發出警號,我連續兩個星期二出海,看見一個從未見過的景象 - 死魚和紅潮!

夏天逢星期二出海已經是我過去十年的習慣,間中海面有垃圾和死魚是很正常,但在2022年7月26日,我在火石洲沿岸的每一個礁排上,都看見大量死魚,個別一堆死魚,有可能是釣魚客遺下,但每一個礁排都有大量死魚沿岸邊排列,就似乎不是人為,更不是尋常的事。

相隔一星期,8月2日的星期二再出海,海面上盡是浮游物,無論在南果洲、火石洲沿岸都充滿這些浮游物,有朋友說笑是泡沫咖啡的「奶泡」,「奶泡」範圍處處皆是,實在很嘔心。 回家與海洋生態友人討論,死魚和紅潮都極有可能和高溫天氣有關,過去7月,香港的酷熱天氣打破多項記錄,在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隨筆《七月高溫刷新記錄》中,羅列截至7月25日前各項新記錄如下:

1. 在7月23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4.9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大暑。

2. 在7月24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6.1度,是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亦是1884年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第三熱的日子及最熱的「七月天」。

3. 而同日(7月24日)多區高溫亦打破七月紀錄,上水的氣溫更高達39.0 度,是自200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紀錄。

4. 在7月25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9.9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7月份日最低氣溫。

5. 有記錄以來最多的連續熱夜(17天)。

6. 有記錄以來最多日數氣溫達35.0度或以上(7日)。

空氣的溫度提升,也直接影響海洋的溫度,在七月香港天文台錄得北角的海水溫度,有28-29度之高,在香港天文台1991-2020年的7月海面溫度月平均值為26.5-27度,今年七月的海水溫度,較過去的海面溫度平均值高。空氣溫度和海水溫度提升,導致近海面的生物死亡,昨天沿岸所見有不少潮池中的生物似乎死亡及發臭,原先很靚的潮池變成了發臭的死水潭。海水裡微型的單細胞和浮游的藻類,也因為太熱而死亡,很多有機物質同時間流落海中,在水底腐爛時帶走氧氣,令海水溶氧量下降,令海底的生物也死亡,潛水朋友亦錄得珊瑚大量白化。

海洋生物們似乎在發出警號,正在給我們人類一個警示!

當我們都覺得7月的高溫十分難抵時,大自然也在同時間發出同樣的訊息,而造成高溫的天氣,正正是人類自己!

這是天父創造的世界,並託管給人類作管家,然而自18世紀中期,人類大幅使用化石燃料及不斷開拓自然資源,受造世界因為人類的貪婪及利益,受到大幅破壞,大氣的碳濃度亦由工業革命開始大幅提升。近代的消費主義更不斷鼓吹我們購買、消費以提升生活質素。請謹記,每一個消費的背後都在增加碳排放,而最後都是我們人類自食其果!

這是天父的世界,天父託管大地予人類,讓人類在大地上活出天國的價值,而大地是代代相傳下去,人類持續在大地上生活,為著我們自己、為著下一代著相,請從今天開始過節制、簡僕的生活,救救大地及海洋生物,更重要是救救人類自己!

為保育天父世界實踐節制的「慳家」方法

上帝原初創造的心意是讓我們享受祂美好的創造,謹記「享受」不等於享樂主義,愛護環境、保育天父世界也不代表要躲進深山生活,等到自己百年歸老就可以減少碳排放。

我十分喜愛簡樸地享受生活,既保持自己身心社靈健康,做到屬靈果子的「節制」,也為保育天父世界盡一分力。以下分享一些心得,記著一切從「慳」開始,為自己荷包「慳家」、為天父世界「慳家」 :

  1. 選擇裸買或避免過度包裝的食材;
  2. 帶備環保袋購買;
  3. 自備食物盒及水樽;
  4. 謹記你是消費者,可以從你的消費者力量開始做起,辨別「想要」和「需要」,需要是我們日常的必需品,例如食物,而其他「想要」的物品就可以做好適當的選擇,要學懂辨別消費主義鼓吹的消費模式;
  5. 食物方面可以選擇多菜少肉,蔬菜水果穀物是植物類,種植過程的碳排放相對肉類較少,而且蔬果五穀是益生原,是腸進益生菌喜歡的食物,多進食有效增進腸道健康;
  6. 多選擇步行或踩單車等方式取代汽車或地鐵,這既可以減少碳排放,更可以促進個人健康,要謹記每日步行10,000步或每星期有三天運動超過30分鐘,是有效保護身體健康的方法;
  7. 大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消閒場所,除了在室內嘆冷氣、睇電影等消費活動時,你也可以在大自然中野餐、遠足、暢泳,既可鍛煉體能,也不用消費太多;
  8. 近來亦有人發明炎夏開冷氣時,可以同時開風扇,在風扇前再加一樽冰,這有效可以降低室內溫度,可以節省能源,也可以減少要交的電費,一舉兩得;
  9. 你可以運用你的創意,為自己荷包、為天父世界創作更多「慳家」方法。

香港天文台《天氣隨筆》

 2022.7.26 Retrieved from 

 

文、圖:陳燕明 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