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師心童心: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近日重閱《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一詞,感慨良多。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闕詞寫於500多年前,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楊慎的作品。詞中多少反映了楊慎的人生境況。當時廿四歳年青有為的楊慎獲殿試第一,狀元及弟,正是意氣風發,有所建樹之際,豈料因多次與皇上意見不合,最後因得罪世宗,被發配到雲南充軍,直至終老。為官僅13年。據說他戴着枷鎖,被軍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時,剛好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慎很是感慨,於是請軍士找來紙筆填寫了這首《臨江仙》。

這闋詞道出多少英雄豪傑像翻飛的浪花,隨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與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異曲同工,同樣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叱吒風雲的英雄也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歷史功業的慨嘆。然而,反觀大自然卻千古不變,「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儘管歷代興亡盛衰、循環往復,但宇宙卻亙古不變。這可以是一種曠達超脫的人生觀,但也隱然流露出世事轉眼成空的悲傷……不由得使人心頭平添萬千感慨。

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何等短暫!反觀江上白髮漁翁,順應四時的變化,閒來與難得相見的朋友痛快暢飲,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爲下酒閒談的材料,多逍遙!表面看來真有一種淡泊寧靜的氛圍,有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但回心細想.旁觀者固然可以笑談古今事,然而對當事人來說,又是否真能視若等閒呢?

對立志為國為民請命的有志之士而言,若時不我與,志不獲伸,倘能一笑置之,不失為一解脫之道。但若對家國重擔仍牽腸掛肚者,當又只能無奈地接受而已。

且看楊慎晚年,他在一首感懷詩《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中悲憤地寫道:

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
遷謫本非明主意,網羅巧中細人謀。故園先隴痴兒女,泉下傷心也淚流。

他一生耿直,因對武宗微服浪遊抗疏切諫,武宗不聽,他只好引病歸鄉。到世宗嗣位(嘉靖帝),楊慎復職,官至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又因直言皇帝用人不當,引致皇帝發怒,嚴厲斥責,停發薪俸。不久,因「大禮」之議的事件,楊慎等又再次上疏力諫,並集結眾臣撼門大哭,聲震闕廷。於是,嘉靖帝震怒,下詔全部下獄,廷杖,並削職貶謫。楊慎時年37歲,自始被流放到邊陲雲南,終老於戍地,至死都沒能得到嘉靖帝的寬恕赦免。享年72歲。

雖然我們未能完全理解當年楊慎對當權者的規勸內容是否完全正確。但以他的父親是大學士楊廷和,而楊慎自幼警敏,能詩能文又能據理論說,有「神童」的讚譽。他十一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賦《黃葉詩》,深得「文壇七子」首領李東陽賞識,並收為門徒,且日後以殿試第一,進身官場,當知他也算是一個人才。他膽敢多次忤逆皇上之意,便落得如此下場。反觀當今之勢,竟似歷史重演,幾許有識之士,年青學子,一旦有違上者意,輕則被逼隱退,重則瑯璫入獄。有謂此等目無尊長之輩,死不足惜。惟當觀其本心,惜才愛才。

好一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道出了永恆的美,惟在天。對基督兒女而言,天父公義慈愛永不改變,祂永遠坐著為王。人世間要面對種種磨難,有時真教人不知如何是好。若能謹記聖經所言:「你們所遭受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章13節) 他所給我們的,是我們必然承担得起的。我們並且知曉,這些事的發生必然有祂的美意,所有事情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這樣,才不至於「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也不徒然「都付笑談中」。們還可以懷著謙卑柔和的心,面對世情的荒謬。縱使——失望,在人間;但盼望,永在心。

 

文:曹綺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