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了解少年心」徵文比賽優異奬作品:在挫折中成長

在挫折中成長

文:林國涵

公佈學期考試成績的那天,我站在教室後門,看著成績單上刺眼的分數,耳邊嗡嗡作響。這個分數比我預期的足足低了二十分,像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我的心上。

記得考試前一個月,我制定了詳細的溫習計劃。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背誦知識點,晚上刷題到深夜。我把所有知識整理成思維導圖,貼在床頭、書桌,甚至衛生間的鏡子上。我以為這樣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卻沒想到現實給了我當頭一棒。

放學後,我獨自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裡,望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夕陽的餘暉透過玻璃灑在課桌上,將我的影子拉得很長。我翻開筆記本,看著密密麻麻的筆記,突然覺得這些努力都變得可笑起來。

「怎麼還不回家?」班主任李老師的聲音突然在身後響起。我慌忙擦掉眼淚,卻還是被她發現了。她沒有說什麼,只是在我身邊坐下,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

「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考不好?」我終於忍不住問了這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李老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說:「竹子在前四年只能長三厘米,但從第五年開始,每天能長三十厘米。原來在前四年,竹子一直在向下紮根,為後來的快速生長儲存力量。」

「你現在就像這棵竹子,看似沒有進步,其實正在紮根。」李老師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我翻開試卷,仔細分析每一道錯題,發現很多錯誤都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

我重新制定了學習計劃,這次不再追求速度,而是著重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我開始在課後主動向老師請教,並和同學組成學習小組互相討論。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我不再急於尋找答案,而是先思考問題的本質。慢慢地,我發現學習變得有趣起來,那些原本枯燥的知識點也變得生動了。

一個月後的月考,我的成績有了明顯進步。看著新的成績單,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挫折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就像竹子一樣,只有經歷過漫長的紮根期,才能迎來快速生長的時刻。

現在的我,不再害怕失敗。因為我知道,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只要不放棄,終會等到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