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慈能帶來希望
有一天,你走進超級市場,買了幾樣東西,正準備結帳時,才發現——糟糕!你忘記帶錢包了。排隊的人開始盯著你,有人皺眉,有人嘀咕,你臉紅得像蘋果,覺得很尷尬。就在這時,旁邊一位陌生人笑著說:「沒關係,我幫你付吧!」
那一刻,你的心是不是覺得暖暖的?你甚至脫口而出:「你真好!」
這就是恩慈。它不一定是一個很大、很難的舉動,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選擇:願意體貼別人,幫助別人,哪怕不會有回報。
什麼是恩慈?
恩慈不是一句漂亮的話,而是一種真實的行動。當別人遇到困難,你可以袖手旁觀,但你選擇伸出手,這就是恩慈。它不求利益,不計代價,甚至不是責任,而是愛的流露。反過來,沒有恩慈是什麼?就是當別人有難,你選擇冷漠,甚至批評。
愛與恩慈有什麼關係?
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上)意思是,愛不是一種空洞的感覺,而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忍耐,是愛的被動表現,因為愛,我們選擇不傷害對方;恩慈,是愛的主動表現,因為愛,我們願意多付出一步,幫助別人。恩慈是愛的溫度,讓愛不只是說「我愛你」,而是能讓人感受到「你真關心我」。
最大的恩慈來自上帝
世界上最美的恩慈,不只是來自人,而是來自上帝。聖經說,我們曾經無知、任性、自私,甚至遠離神,但祂沒有放棄我們,反而用恩慈接納我們。祂怎麼做?祂差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為我們承擔罪的代價,讓我們可以重新開始。
耶穌的一生,處處充滿恩慈:
- 祂不嫌棄患大痲瘋的人,甚至伸手去觸摸,並醫治他。
- 祂看見一位失去獨生子的母親,心中憐憫,讓她的兒子復活。
- 祂復活後,還為灰心失望的門徒準備早飯,因為祂愛他們。
你會發現,耶穌不是只用嘴巴說「我愛你」,祂用行動去愛。
為什麼需要恩慈?
因為我們都渴望被愛、被接納。現實生活裡,我們常常遇見冷漠,甚至被拒絕,但上帝的恩慈能填補這個缺口。祂知道我們的軟弱,卻不責備,而是伸手幫助我們。
耶穌正在邀請你,經歷祂的愛與恩慈。你可以從一個簡單的禱告開始,對祂說:「主耶穌,我願意認識你,請把你的愛和恩慈放在我心裡。」
接受恩慈活出恩慈
當你認識了這位滿有恩慈的神,你會發現自己心裡有更多力量,去對別人施恩慈,讓別人看見希望。試想,如果每個人都願意活出恩慈,世界會變得多麼不同:
- 冷漠的眼神,會變成溫暖的微笑;
- 冷酷的心,會變成願意幫助的手;
- 冷淡的人際,會因恩慈而重新連結。
這世界缺少恩慈,但你可以成為那個帶來溫暖的人,因為有一位神,祂一直以恩慈愛你。
文:陳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