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話:耶路撒冷舊城的城門(三)

耶路撒冷舊城的城門(三)

上期為大家介紹了耶路撒冷舊城的約法門。今次回大家介紹新門New Gate。

新門

新門面向北方,並不是由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在公元1538年時下令建造,而是因為耶路撒冷聖母院中心Notre Dame of Jerusalem Center在1886年建成,當時的法國領事要求土耳其鄂圖曼帝國建造一座城門,以方便基督徒由耶路撒冷新城區(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西面)進入舊城基督徒區的聖墓堂Holy Sepulchre(天主教傳統苦路14站的第10-14站:耶穌基督被釘、受死、埋葬、復活的地方,也就是新約聖經提及的各各他Golgotha、髑髏地Calvary、今譯作加略山)。於是新門在1887年興建,是耶路撒冷舊城最遲興建的城門。新門又稱為哈米德門Gate of Hamid,是因為新門由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蘇丹阿卜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同意法國領事的要求而興建。

耶路撒冷聖母院中心
Notre Dame of Jerusalem Center

聖墓堂
Holy Sepulchre

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蘇丹
阿卜哈米德二世
Abdul Hamid II

新門 New Gate

新門(1900)

新門(1948)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後,耶路撒冷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耶路撒冷被以色列統治;而約旦則佔領了包括耶路撒冷舊城在內的東耶路撒冷,約旦將新門封閉。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包括東耶路撒冷,以色列重新開放新門。

下期繼續為大家介紹耶路撒冷舊城區的其他城門。

參考資料
蘇冠強。 2016。歲月長河聖殿山。香港:傳道出版社。
蘇冠強。 2018。傳統與考古的苦路。香港:傳道出版社。

 

文/圖:蘇冠強(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