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康:神滿有豐富恩典

劉少康牧師:神滿有豐富恩典

在牧師家庭中成長的劉少康牧師,從小已被長輩期望子承父業,然而「牧師兒子多反叛」,他自己又有甚麼想法?

中三的一個夏令會,確定了他人生的方向。踏入70歲的他,仍退而不休,熱心為主作工。他的一生,盡是恩典!

為何偏偏選中我?

著名華人牧者劉少康牧師的事奉,儼如子承父業般,從父親劉粵聲牧師手中接過棒子來,繼續委身牧養香港浸信教會這個屬靈大家庭。

「我1976年在香港浸會神學院畢業,然後應邀返母會香港浸信教會(簡稱:堅浸)事奉,一直至2012年退休時,共做了36年牧師。」退休,卻退而不休,不久劉牧師再接受教會的邀請,以合約形式出任榮休牧師,繼續在堅浸服事,「我前後共做了7年,所以合共當了43年牧師。」

一生事主,但原來兒時的劉牧師對當牧師十分反感。「一直以來,很多教會長輩都叫我奉獻給神事奉,但我對此十分反感,爸爸是牧師,但為何我也要當牧師?」

然而在劉爸爸的眼中,他在眾兄弟姊妹中是與別不同的一個。「爸爸返天家時我只有十二歲,對他印象不深;但有一點很特別,就是我的兄弟姊妹中,我是唯一一個兒子在兒時被爸爸奉獻給神的。」

順服遵從主差遣

縱然如此,他對當牧師的想法仍然抗拒,直至中三的一次信仰經歷,竟令他主動立志要將一生奉獻給神。「自小我已經常參加教會的夏令會,但中三那年的夏令會,教會在最後一天的獻心會中,邀請了一位男高音獨唱詩歌,大意是主領我何往必去,接著牧師便作出呼召,那刻我內心深受感動,感到無論神要差我往哪裡去,我都願意順服,並當下立志全時間奉獻給神!」

由於當時也有其他兄姊立志奉獻給神,教會組織了一個奉獻團契,讓有志全時間奉獻的兄姊彼此鼓勵。直至中學畢業後,劉牧師到了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因我本身很喜歡歷史,而我也認為如能成為一位基督徒老師,便最能影響及感染學生。」

在師範大學唸書時,他仍努力在信仰上作好裝備,「我參加了校內的校園團契,又與其他大學組織了一個弟兄查經班,培養我們閱讀了很多屬靈書籍。後來我們這群弟兄,差不多都獻身當了牧師。」回港之後,他教了一年書,然後報讀浸信會神學院,及後便在母會堅浸事奉。

重建教會大挑戰

由於劉牧師自小已在母會成長,要牧養的教友,大都是看著他成長的長輩,在身份上無不產生一點尷尬的局面,「他們當中有些更是會佐,所以有時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遇到很大挑戰。」其中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教會的重建。

約在八十年代期間,教會前主任牧師眼光獨到,在教會原址旁邊買了兩幅相連地,「我們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在原址及這兩個地段,重建一座教會大樓。」然而要這樣大規模地重建教會,會令教會面對一些重大挑戰,「在重建的數年間,我們要找一個臨時聚會點,但這可能會導致教友流失,而重建在財政上也要面對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時候社會開始討論九七問題,不少會佐也計劃移民;另一方面,亦有會友認為該把金錢用在神的國度上,例如用作宣教及傳福音事工,質疑為何要為一己教會去建堂。「最後我們開了一次會友大會,以民主方式表決,結果八成會友同意在原址重建教會。」

劉牧師可謂身經百戰,在退休的當下,他仍有不少事工大計。「我有不少牧會經驗,很想培訓年輕牧者或神學生。」他曾與紐約神學教育中心聯繫,在神學院教授講道法及教牧學導論等課程;也曾四出到外地如泰國、台灣、新加坡等地方教學及講道。「我也到過尼泊爾了解聖經翻譯的事工,又曾到俄羅斯去看看當地華人傳福音的工作,所以我笑稱自己,在退休後變了飛禽走獸,哈哈!」

牧會這麼多年,由抗拒當牧者到終身事主,劉牧師有著很大的感受。「我感受到神是一位滿有豐富恩典的神,可說是盡是恩典!」詩篇十六篇2節,是他特別喜歡的其中一句金句:「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我能在一個牧師家庭中出生,是一個恩典;神呼召我去事奉祂,更是恩典;能在同一間教會事奉這麼多年,都是恩典!」

 

圖/文:恩雨之聲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