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慌到平安

宣教心談:從恐慌到平安

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或許多不同處境中都會有叫人恐慌的時候,但是我們是否只能被動的面對這些恐慌?例如在面對突發的疫症,我們就全力防疫抗疫,特別是某些疫毒的傳染力強,傷害大,遺害深,又未必掌握其活躍能力及應付的方法,加上知道有病人會忽然暴斃的情況,十分駭人,自然引起恐慌。因此,社會彌漫恐懼氣氛是在所難免,尤其是在前線應付疫戰的人,不只是醫療人員,連帶救護員、警察、清潔工人等,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政府官員也是承擔指揮領導及設立全社會緊急應戰措施的關鍵角色,另外,也是肩負安撫市民情緒的重要任務。這樣才能引發社會齊心防疫。

可惜當我們看到客觀事實並不理想,甚至防疫漏洞沒有填補,變得轉為抗疫了,就會變成極為緊張,猶如要下定決心,破釜沈舟,前線作戰者差不多要寫定遺書,決一死戰!尤其是以前曾經有對抗SARS的陰影的人,更不敢存僥倖。何況有些病毒的兇險,是可以起初染病階段,沒有癥狀,可以被它殺個措手不及。我在荷蘭,既擔心自己這多樣長期病患的風險,怕易感染,又有可能沒得醫院可以治療的可能,但更擔心在港的親人弟兄姊妹,尢其我認識的醫療人員。

多年前SARS爆發時代,我曾接聽醫生弟兄入隔離營前的囑咐禱告的電話,為他們枕食難安那份憂心,猶有餘悸。所以,也特別聯繫一些仍有聯繫的醫護人員。希望雖各處一方,藉著向同一上主禱告,可以彼此有心靈及靈性上的支持。抗疫比防疫的恐慌更大更難,人能如何面對?聖經告訴我們要用平安的心靈去面對。因為有平安,就得力量,像如虎添翼。但是平安那裡來?在聖經中耶穌答應,祂會賜給我們超級的平安,充滿我們的心,可以面對任何境況。

要得主的平安,我會常爭取安靜的片刻,並向主祈求賜予智慧,參透事件的好壞,利用好處,蓋過些壞處。最近偶然在閲讀中遇到十九世紀法國的小德蘭(Therese of Lisieux),母親在她三歲半時離世,八歲時擔任母職的姐姐又離家做修女,先後受兩番痛別打擊幼小心靈,十歲更曾病重,而她也只活到廿五歲。她在十五歲獲特准做修女,得以學習奧妙的簡樸生活,以單純靠著主的心,治癒過去的創傷,又接受自己的微小。單純地,不怕嫌棄地將自己獻給主。

她短短的一生,卻享受到純潔中的豐富,平凡而奇妙的浩瀚生命。這是在崇拜成功的世界沒有市場的,但她享受了不平凡的平凡。雖然自覺軟弱平凡渺小,她信任主是接納她,雖她不會做大事,卻可以為主做許多該做的平凡小事,就像為主在路徑上遍撒小花,向不喜歡她的人報以微笑等,不怨恨、不苦毒,在人生中把握為主做小小犧牲的機會,認為每個這樣的機會是向主獻上小花的時刻,是活在愛主和被主愛中的時刻,她熱烈地愛這簡單平凡的愛,也是她平凡又豐富,也極為平安的生活。她的心靈使我想起聖經詩篇一三一篇那個斷過奶的小孩安心在母親懷中安靜平和的比喻。你嚮往這樣的人生嗎?主耶穌可以賜給你。

文:林俊牧師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