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帕薩加德
最近,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使這個文明古國再次成為大眾傳媒廣泛報道的焦點。雖然伊朗(波斯)擁有悠久的歷史,但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與西方關係惡化,導致許多遊客和學者卻步,因此普羅大眾對伊朗的認識相對有限。其實,波斯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還與《聖經》有密切的關聯。在《舊約聖經》的39卷書中,至少有九卷與波斯有直接關係。筆者在此嘗試介紹波斯的歷史遺跡及其與聖經歷史之間的聯繫。
截至目前為止,伊朗擁有26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其中一個就是古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 Empire的開創者——
古列大帝Cyrus the Great(聖經和合本譯作古列,近代中文聖經譯為居路士或塞魯士)所建立的首都城市帕薩加德(Pasargadae或Pasargad),2004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帕薩加德(Pasargadae),2004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帕薩加德位於伊朗東南面,距文化城市切拉子(Shiraz)東北約 90 公里。此地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古列大帝所建立,成為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第一個首都,直至後來大流士將首都遷往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為止。古列大帝去世後也安葬於此。因此,如今在帕薩加德的遺址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陵墓、寢宮、接見外國使節的辦公地方等建築遺跡。此外,帕薩加德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聞名於世的波斯花園所在地。
古列大帝的陵墓
古列大帝陵墓入口
古列大帝的寢宮,考古學家稱為Palace S。
古列接見外國使節辦公的地方,考古學家稱為Palace P。
帕薩加德的守門殿,考古學家稱為Palace R,是通往宮殿建築群的主要入口。
下期再為大家詳細介紹帕薩加德和古列。
參考資料
蘇冠強。2014。世界遺產系列─波斯。香港:宣道出版社。
蘇冠強。2017。雙角公綿羊—瑪代與波斯。香港:宣道出版社。
蘇冠強。2025。世界遺產系列―波斯與伊朗 (第2冊)。香港:石頭說話中心。
文/圖:蘇冠強(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