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藝術發展

藝術蹤跡:疫情下的藝術發展

有朋友私下問我在這十多個月的疫情期間,又因社會問題和前途危機令人心不穩,試問還誰有心情去關心藝術和投入藝術生活呢!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反映出藝術與生活和信仰之間的密切關係中產生了一定的張力。發問者是一位敬虔的門徒,以致他能夠把生活和信仰連繫到藝術,雖則他不是藝術家也對藝術沒有什麼經驗。難得他就這個議題來發問我便知道他都是耳聽八方和敏銳身邊發生的事情,從他的觀察中意識到生活和信仰中的多元與藝術的多元是可以互相聯繫的。這個問題背後似乎牽連著一點對經濟和前景的憂慮多於一切,香港人是經濟動物;生活擔子、居住環境和工作收入大大影響着人的生活質素。不同生活質素的人對藝術生活有不同程度的投入!

香港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和發達的城市,在一般民生行業中都是百花齊放的。當然包括了很多人以文化娛樂服務性的行業賴以維生的,例如演藝界、體育界和文化界的工作者。

按照剛才發問者的題目還可以引伸以下的推論,也許亦會有人這樣問:面對疫/逆境還有誰有閑情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來附庸風雅呢?還有只顧玩樂和起舞弄清影的人嗎?

當然有一個無需思考的答案就是:因為疫情緣故很多人呆在家中,於是也會附庸風雅一番,或更加投入很多體育活動中!以致對於一些文娛活動也豐富起來。

人總要生活下去,縱使在非常困難的日子,難道終日唉聲嘆氣,把家庭生活與周邊的人際關係弄僵了嗎?在困難的時刻我們不是更加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嗎?有廣闊的心境能夠承載很多困難的事情!在經濟拮据的日子中終日愁煩未必能解決問題,負面的情緒持續長久也會影響身心健康。沒有樂觀的心境和健康也不能面對持久的困難呢!

投入文化藝術的境界中可以讓我們舒緩情緒和改善心理質素,這些就是面對逆境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法。藝術治療是有果效的,投入閱讀,觀賞和聆聽文化藝術的境界能疏導人的鬱結情緒,令身心舒泰!

疫情未到來的時候很多城市人的生活節奏都是匆忙或充實的,於是也衍生了很多文化藝術的開展,並且還有很多聲音嚷著要不斷的和加快的擴展。這些聲音就是盼望都市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有更加多的喘氣空間,我相信在疫情期間更加需要一些文化藝術活動的擴展。

我們不敢寄望政府在這些擴展工作中的果效,反而鼓勵民間和個人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可以主動地投入更多文化藝術活動中的參與。這些參與的成效是能夠為自己帶來益處,從這個角度思考出發又能夠訴諸行動實踐出來的,一切的好處都是歸於自己的。我們又何須要對疫/逆境有太多的投訴!

如果從觀賞音樂和繪畫中能夠進入藝術作品的境界中偶然抽離一下緊張的生活,是一項非常聰明的個人選擇。正如有人在這鬱悶的隔離生活中也要出外行山和遠足舒解一下筋骨都是非常健康的活動。於是不會有人說:在疫情間哪有心情去做體育活動呢,哪有心情去種花養魚呢?同樣我們可以說在疫情期間我們更加要多參與文化藝術的活動,這是可以令我們心情開朗,回復樂觀和積極的心境。

對於基督徒藝術家來說,在這逆境中我們埋首創作中能夠找到喜樂和平安,所衍生出來的作品更能夠感染觀賞的人,豈不是一舉兩得嗎?若作品中帶著上帝的美善訊息豈不是更加榮神益人嗎?於是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在疫情期間停止一切的藝術活動呢,反而因此而參與更多的藝術活動。無論做創作的和觀賞的我深信有上帝的配合,衪會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著益處。上帝會帶領屬衪的人去創作,也帶領屬衪的人來觀賞。

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這百年一遇的瘟疫期間的藝術創作是非常獨特的,藝術家在自己身處的時代所發生的事能夠有更多的思考和反省,以致在這個時代的創作是別具特色的。這些藝術創作就塑造了只有在這個年代才發生的事情,因此而令藝術創作更有時代感和歷史感。正如德國戲劇家、詩人,布萊希特 Bertholt Brecht  (1898 - 1956 ) 曾經這樣說了一句名言:Art is not a mirror to reflect reality, but a hammer to shape it. 藝術不是一面反映現實的鏡子,而是一把塑造現實的錘子。所以當今無論在音樂、美術、文學和演藝方面,都會在疫情、社會狀態和政治民生的議題中醞釀出很多藝術意念的火花。這些美妙的作品更可為藝壇增添了不少具時代特色的創作元素,為下一代的藝術人建立了榜樣,也成為日後的藝術歷史文獻。這都是我們經常說的有危必有機的一種真實而具體的現象,筆者相信在今天這個大時代衍生出來的藝術作品已經有人在創作中,而且還會不斷繼續創作。作為這一代關心藝術發展的人,都是值得我們珍惜和重視的。

藝術品欣賞

藝術家 : 范龍龍 (中國)
題目:末世前 , 進入末世
媒體:紙本水墨60x96 cm

2020年前是處與一個末世的前期,有不信上帝的,有信了上帝的,這些信的人大多都活在灰色地帶,在不冷不熱當中。2020年就進入了末世的真實,神的百姓要被興起,不再有灰色地帶的信徒。末後只有黑和白,不再有灰色地帶,因我們要進入神的聖潔而得勝。

 

藝術家 : 周文志 (香港)
題目:呼召
媒體:油畫90 x 70 cm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太四章18-20節)

這件作品的構圖是從耶穌的角度描繪出來的,即是從耶穌的視覺方向所看見的景象。當時彼得正在收拾魚網準備跟從耶穌!從彼得的眼神和表情看都是一片疑惑,既充滿盼望又驚喜。畢竟放棄本來的職業生涯,跟隨一個新主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抉擇!

凡是捨棄都是困難的,因為要放下自己的安舒區而走進一個未知的局面,是對將來的生活面對很多的挑戰。彼得做了這個明智的決定,我們又如何呢?

 

文:周文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