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綜覽:迦密山、他泊山、米吉多
「苦路」(拉丁文Via Dolorosa)又稱「苦傷路」(Way of suffering/sorrow),全長大約半公里,穿越基督徒區和穆斯林區,第一站起點位於穆斯林區內「獅子門」。「苦路」有14個站(其中只有9個站是有聖經根據的),沿途我們抬頭可以見到牆上面掛著一些圓形的銅牌,刻有的羅馬數字顯示那地方就是苦路的第幾站。
第一站附近有一度殘留的石拱門,名字叫「看啊這人」(約21:21)(The ecce Homo Arch), 這位置正是西牆隧道的出口,附近有一間「看啊這人」修道院和「鋪華石處」(Lithostrotos)(約19:13),就是彼拉多審問耶穌的地方。有幾個站是紀念耶穌背住沉重的十字架跌倒和再跌倒的位置。
第五站是古利奈人西門不幸地/有幸地?被選中,為主背起沉重十字架之處(可5:21),古利奈其實就是位於北非的利比亞,古利奈人西門就是第一批歸依基督教的外邦人/非洲人(徒2:10)。
反省:我們有無為耶穌背起祂的十字架?
第六站,相傳當主耶穌背住十字架行到這裡,有一位女子叫維娜妮嘉(Veronica),她曾經用手帕為主耶穌抹面,竟然將耶穌的面形印了在手帕之上,這Veronica因而被天主教教廷封聖:「聖維娜妮嘉」!這塊手帕現存於梵蒂岡,是不會公開展示的。Veronica就是「真面孔」(True Face)之意。
其餘各站,讓大家去到苦路的時候再看了。
反省:在苦路十四站這段路上,沿途都是商舖,充滿誘惑!在購物、影相與默想之間常有掙扎,我們彷彿聽到主對我們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約21:15)
我們在酷熱的天氣下背著背囊行「苦路」都覺得很辛苦,何況昔日主耶穌為了你和我的罪,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捱上各各他的刑場!我為主受過什麼苦呢?
聖墓教堂
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位於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區,是紀念主耶穌受死和埋葬的地方,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香火鼎盛!這教堂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於主後325年建造的,是最早被鑑定為主耶穌受死及埋葬的地方。苦路的第10-14站都是在聖墓教堂之內的。
聖墓教堂現在由3個教會的6個宗派共同擁有及管理,包括:羅馬天主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希臘東正教、敘利亞東正教、埃及科普替(Coptic)教會、埃塞俄比亞教會。據說這教堂的大門有6把鎖匙,每日早上就有6位代表來一齊開鎖開門,少一把鎖匙都開不到!黃昏之前大家又一齊來關門,每日如是!
反省:主耶穌為我們受苦、受死、埋葬……我又為主犧牲了什麼?
花園塚
花園塚(Garden Tomb)亦是另一處被鑑定為主耶穌埋葬及復活的地方。花園塚是一個美麗的英式花園─1833年由英國將軍Charles Gordon發現及確認這地方為主耶穌的墓地,因為根據聖經記載,主耶穌的墳墓應該是在舊城牆以外的地方(而聖墓塚是在城牆以內的)。花園塚旁邊一個小山,山壁上有一個骷髏頭的面形,據說就是各各他山。亞蘭文「各各他」(Golgotha)意思就是「髑髏地」,拉丁文叫「加略山」(Calvary)。
在花園塚的空墳的門上,掛著一個木牌,以英文寫著天使所說的話:「He is not here,for He is risen! (祂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可16:6)
1892年一班基督新教的信徒,籌了足夠的錢之後就買下了這地方。藉著這空墳向人傳揚主耶穌復活的福音。其實在以色列大部份教堂都是屬於天主教或東正教的,有極少的物業是屬於基督新教的,除了花園塚,還有聖公會的基督堂(Christ Church)和聖安德烈堂(St.Andrew’s Church),及信義會的救贖主堂(Lutheran Church of the Redeemer)等。
花園塚的導遊常會強調一種我們參觀聖地應有的態度,就是不要爭論現在的景點是否絕對就是聖經事蹟的確實地點(當然,前人必然會有相當的根據才會在此建造教堂或記念花園的),最重要的是要在此場景中去默想、重溫昔日發生過的事蹟,並能深切地禱告、與主相遇、生命有反省和改進,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故此信徒可以在花園塚裡舉行聖餐聚會,默想主愛。
我們通常會在花園塚舉行聖餐,有時會用小膠杯或用橄欖木造的小杯來飲葡萄汁,我們可以保留自己在這裡用來飲過葡萄汁的小杯,以作留念。
反省:主耶穌的復活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有沒有過著一個復活的生命?
文:曾維州(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