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綜覽:橄欖山(二)

橄欖山(二)

猶太人墳場

沿橄欖山的和散那大道落山,會經過很多猶太人的墳場!橄欖山估計約有15萬個墳墓!猶太人墳場裡面是沒有十字架的,因為絕大部份猶太人都不相信耶穌的!猶太人的石棺材都是放在地面的,石棺前頭有一個四方形凹位,是用作放置油燈,猶太人習慣在石棺材上輕放一些小石仔(等於我們插放鮮花)是表示對死者的尊敬。

猶太人的墳場設在橄欖山,因為撒迦利亞先知曾經預言彌賽亞將來會在此降臨(亞十四章4節)。他們相信到時葬在這裡的猶太人可以搶先復活!

橄欖山對面在耶路撒冷城牆的「東門」之外是穆斯林墳場。北面是天主教墳場,內有舒特拉的墳墓(1908-1974),史提芬史畢堡拍的影片《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曾經得到奧斯卡(Oscar)金像獎,而舒特拉這位德國商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救了1,200個猶太「外勞」。他的心願就是要葬在以色列,終於都達成了!

反省:我們對自己的生前或死後有什麼信仰上的心願?

主哭耶京堂

昔日主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在「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 Church)這位置,遠望著耶路撒冷,為它哀哭,預言耶路撒冷和聖殿將會被毀(路十九章41-44節),果然在大約40年後(主後70年)就應驗了!

拉丁文Dominus Flevit=the Lord has wept!(主耶穌哭了!) 主哭耶京堂是由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巴魯齊(Antonio Barluzzi)在1954年設計的,外形似一滴淚珠,四個角上各一個盛載眼淚的淚瓶。通過堂內祭壇後的半圓形窗花,可遠觀對面整個耶路撒冷。由於這教堂位處橄欖山的半山,通常旅行團都會在此停下,用整個耶路撒冷做背景,拍攝集體相片的。

主哭耶京堂附近有幾個家族墳墓,可能是兩約之間哈斯摩寧家族的墳墓,裡面有長方體的骨頭石箱(類似我們的金塔/納骨箱),有大有細,名字刻在這些石箱上。

客西馬尼園

在橄欖山的山腳有一個花園叫做「客西馬尼園」(Garden of Gethsemane),「客西馬尼」意思是橄欖油榨工場(Olive Press)。客西馬尼園是昔日主耶穌與門徒吃完最後晚餐之後出來祈禱、被出賣及被捉拿的地方。客西馬尼園內種有幾棵約有二千年的橄欖樹,這些樹木可能就是昔日目睹當晚事件的見證人!

以色列的野生橄欖樹是受政府保護,不能亂砍的。橄欖樹很粗生,無論環境怎樣惡劣都可以生長。所以洪水過後,挪亞放出的鴿子是含著橄欖樹的葉子回來(創八章11節)。

中東人多食油炸或燒烤的食物,但卻較少有喉嚨痛,因為常食橄欖。橄欖木可造雕刻品,年輪的紋理清晰分明。故此橄欖、橄欖油和橄欖木製品都是以色列主要出口的產品。

橄欖的果子多,出產豐富,橄欖油用途包括:聖油(獻祭)、美容、醫治、食用、點燈等。主耶穌也有橄欖的特質:祂以自己為一次性的獻祭之物、醫治者、生命的糧、世界之光……。

猶太人喜歡自喻為橄欖樹,因它代表長壽堅穩、打不死的精神!保羅亦以「野橄欖」比喻我們這些外邦基督徒,同為亞伯拉罕信心的後嗣(羅十一章17,24節)。

反省:我們有沒有像橄欖一樣為人獻上自己,發揮醫治、為主發光的功能?

萬國教堂

「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又稱「萬國禱告禮拜堂」或「苦難禮拜堂」(Church of Agony)。此教堂建於橄欖山山腳客西馬尼園旁邊,1924年由12個國家捐錢建造,殿內天花有這些國家的國旗,大門正面門頂的鹿代表切慕神—如鹿切慕溪水,而大門上的四個人像就是四福音的作者。

萬國教堂內有一塊大石,是昔日主耶穌被捉拿之前,在客西馬尼園俯伏懇切禱告的地方(太26:36-44),被稱為「傷痛的石頭」(Rock of Agony)。萬國教堂的彩色窗花是用雪花石膏石造的,這Alabaster是一種半透明的玉質石塊,令到室內的氣氛很陰暗肅穆,用以表達主耶穌當時的心情,是極其哀傷!教堂內不准喧嘩,可以為世界和平祈禱、為耶路撒冷祈禱。

反省?我們能否體會到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那種逼切禱告的心情?

耶路撒冷距離香港7,725公里(飛機行程10-12小時—因來回時間不同),雖然是「那麼遠」,但我們仍可以「這麼近」在香港用禱告支持這應許之地「你們要為耶路撒冷(平安之城)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詩一百二十二篇6節)

 

文:曾維州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