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禮者
信主多年,參加過的基督教婚禮儀式多不勝數。雖然禮儀上大致相同,但每對新人的相愛故事各不相同;婚禮細節如選唱的詩歌、場地佈置等,也都展現出新人的個性與喜好。其中,若牧者在訓勉中能切合新人相處的獨特性給予提醒,往往成為婚禮的一大亮點,對新人,甚至對出席的賓客而言,都如同聽了一篇好道。
最近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牧師在訓勉中除了就新人的共同成長提出合乎聖經的教導外,也發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邀請。
從出席變參與
牧師首先邀請在場所有已信主的觀禮人士起立,誠心為新人祈禱。她補充道,在座的基督徒不僅是當天來祝福新人,更應以信仰的原則和信徒的身份,長久為他們的婚姻守望禱告。因為唯有信徒,才能真正明白婚姻在信仰中的特殊意義,也才能體會現今世代洪流對信徒婚姻的衝擊。因此,牧師邀請我們在日後的日子裡,繼續為這對新人代求,求主賜福他們的新生活。
接著,牧師也請在場的其他親友站立,囑咐他們在往後的歲月中,持續鼓勵與支持新人。因為婚姻生活中兩人會面對許多挑戰,需要親友的幫助和提點,才能互相成全,成為好丈夫、好妻子,在艱難中仍有眾人作後盾。
就這樣,起初是教堂內近一半的觀禮者因著信徒身份站立回應牧師的呼召;其後,全場男女老幼的家人與朋友也都站起來,欣然且樂意地承諾成為新人的幫助者。牧師透過這個簡單卻深刻的舉動,將新人與在場每一位來賓緊密連結,建立了一個支持網絡。
從參與變守望
對我而言,參加過那麼多婚禮,難免對儀式感到有些「行禮如儀」,雖然出席時心中仍有喜悅,但往往只是「替人高興」而已。然而,這位牧師的邀請正提醒了我——我不應只是旁觀者,也是守望者;不只是被動地「觀禮」,更應主動地在日後關心新人的生活。
對於新人而言,我相信他們因著有這麼多人的守望,必會更加有信心走好婚姻之路。至於他們的家人,也會因著牧師的推動與眾人的承諾,從原本對親人離家的不捨,轉化為更深的放心與祝福。
這場令人感動又溫馨的婚禮,氣氛的營造不只是因為牧師的心思,更是因為那位在背後掌管一切的主。正如新人所引用的金句:「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詩篇一百二十七篇1節上)成就一段婚姻的,不是人手的安排,而是出於上主的恩典與帶領。
文:李聰敏(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