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戀愛:關於出軌

關於出軌

都說我不會寫時事,很不安於「跟車太貼」的感覺。三年後的今日才寫,反有一種總結的感覺。

三年前轟動一時的出軌事件,足足令該對出軌男女三年沒有工作。男的即使在今年簽了新的唱片公司,至今仍未聽過他推出新歌或再踏台板;女的剛與電視台完了合約,未有娛樂事業的新方向。

私生活方面,男的得到太太的重新接納,女的又展開了新感情,雙方都各自有美好的男女關係。

「安心」的後果

這是大家希望的結果嗎?也許不少旁觀者會不想見到當事人再度出現在觀眾面前,又有些會不甘於兩人各自享受著夫婦或戀愛關係,但肯定有不少人都早已忘記出軌舊聞,或不再關注。

在我而言,除了近月在娛樂新聞看到女方默認新戀情外,關於「出軌」,也在不同的地方得聞,得聞後又產生了一些感想。

比如尊敬的倪匡先生離世,新聞報導總結了他的風流個性及婚姻生活,他生前承認自己曾經周旋於其他女性,但後來轉變,忠誠於妻子,當妻子患上腦退化症,情況日益嚴重時,倪老先生仍常伴妻子左右。

又看到一本講述歐美心理學發展初代的偉人傳記,內中記錄了著名的行為學派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因婚外情的緣故,受壓離開學者行列;另外,心理分析鼻祖弗洛依德,也有許多關於他私生活的流言蜚語,一說是他與小姨Minna有多年的婚外關係。此等資訊都令我不禁也納悶著,就連專門研究心理行為的大師,都擺脫不了出軌的誘惑。

以「出軌」為鏡

現代研究兩性關係,嘗試剖析不忠,根據Psychology Today 於2015年的一篇文章,談到人類一方面希望生活得穩定、有序,另一方面又希望得著改變、不尋常和刺激。人心,往往好像有兩方的力量在爭戰和較勁。

至於哪一股力量得勝,又取決於許多因素:外在引誘固然是一大成因,但又怎能解釋當中仍然坐懷不亂的人?真正讓婚姻陷入危機的,最終的主因往往是當事人對婚姻忠誠的觀念,以及婚姻本身的堅固程度。正如我們家居的水渠隔氣彎管常注滿水,病毒便不能從中入屋。

出軌事件有如一面鏡子,反照婚姻、反照自己,與其指摘外來偷竊者,倒不如正視婚姻的本質和挑戰,修養好自己,鞏固好夫妻關係。

 

文:李聰敏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