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

人間有情:以退為進 

忽然幾架德國戰機從雲霧中俯衝下來,機槍噠噠噠向下掃射。鄧寇克(Dunkirk)港口的沙灘及碼頭長橋,擠滿密密麻麻的英法士兵,想逃避子彈的空間也沒有,只有抱頭伏下,聽天由命。

鄧寇克大撤退

1939年9月德軍突襲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1940年5月,德國攻打歐洲大陸勢如破竹,很快就取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並且攻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盟軍不斷退守,一直退到法國沿岸的港口城市鄧寇克。面對德軍空、陸兩路從三面包圍,盟軍在5月26日啟動代號「發電機行動」的撤退計劃。但鄧寇克海灘的水深不足,皇家海軍的大船無法靠岸接載士兵,於是充滿創造力的構想誕生了,近千艘的遊艇及漁船被徵召接送這些受困的部隊。大批疲憊木納的盟軍在岸邊和碼頭長橋排成一條條長龍,冒著德國戰機不時的轟炸等待救按駁船艇。歷時9日的撤退行動,成功挽救了近40萬名盟軍士兵撤退到對岸英國。這次的行動史稱「光榮大撤退」,並成為4年後反攻歐洲及守護英國本土的根本。

老子的「以退為進」

事實上「以退為進」的道理,生於春秋時代的老子早已論述得淋漓盡致。《老子》包含既精彩又精闢的辨證,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都存在相反相成、對立轉化、物極必反、循環往復的關係法則。

老子特別重視負面的、反面的價值(「反」,也含「返回」之意)。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滿,破舊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迷惑。)老子強調輕利寡欲,致虛守靜,守柔不爭,欲取先予,以退為進。寡、虛、柔、退,並不意味懦弱或者消極;相反,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勉力探求但不張揚,是一種求進、求勝的策略,恰恰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

耶穌的「以退為進」

耶穌深諳以退為進之道。耶穌常常在聖殿裡教導百姓,又為群眾醫病趕鬼。當祂的聲名遠播,各方求道求醫的人群絡繹不絕的湧來;也有人希望擁立祂為王,期待藉祂恢復以色列王朝。此時,「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五章)。當耶穌發現門徒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便帶領他們到曠野去歇息和禱告。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跟他走二里。」(馬太福音五章)。所付出的都比所要求的多。乃是以愛來「顛覆」那個控告你的人、那個逼迫你的人的道德良知,他們是不會想到你會這樣做的。一次又一次地付出,甚至超付,看似是遭剝奪的「受害者」卻成了恩主。退步原來是向前,化被動為主動,是耶穌給我們以退為進的處事大智慧。

農夫插秧,彎下腰,然後一步步向後退,否則會踩到秧苗。我們都是人生禾田上的農夫,要時刻保持謙虛彎腰,以退為進,春去秋來,必有豐收。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