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躺平

「躺平即是正義!」平地一聲雷。今年四月中,百度貼吧這個貼文引發空前的熱議,議論熱度直捲全國以致海外,可見「躺平」獲得大量的共鳴。

這個貼的作者「好心的旅行家」感嘆:「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我厭惡那種一輩子為了鋼筋水泥和『傳統的家庭觀念』,人不應該如此勞累」……「我有時會躲在某處看著那些忙碌的人發笑」……「我一天可以只吃兩頓飯,一年可以工作一到兩個月」……。

網絡潮語「躺平」這朵大紅花橫空綻放後,「躺平主義」(Lying-Down-ism)、「躺平一族」、「躺平哲學」、「躺平詩歌」等等綠葉紛紛揚揚圍繞著她滋長。有錚錚鐵骨的宣言:「不想跪著,不能站著,只好躺著!」有號召年青人「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不奮鬥」的六不主義;有拒絕被割韮菜的吶喊:「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有風趣自豪的順口溜:「一時躺平一時爽,一直躺平一直爽」。

中國官方把所有關於「躺平」的討論刪除。官媒又紛紛發文抨擊說「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認命可以,躺平不行」、「躺平主義是很有害處的“毒雞湯”」。「躺平」被官方認定是頹廢的,不合作的,與國家正在締造「中國夢」背道而馳,挑戰了官方的價值觀。

其實「躺平主義」是反映了年青人對社會種種的不滿,諸如收入少加班長、看不到上流的空間、房價高、物價飆、『先富不富』,財富只向少數人集中和壟斷……。因此生出渺小感、無力感、無奈感,但又不想跪着求生,因為不願丟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然而又不能站著,剩下來的就是躺平,維持最低的生存狀態。可見躺平是一種無奈,但也是一種不屈。但有人評論「躺平」並非消極,而是一種「無奈的積極主義」,因為年輕人仍然主動找回自己的生活主導權。

《聖經•傳道書》好像是一部《躺平指南》:「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傳道書一章2-3節)、「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傳道書二章18節)、「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九章11節)

其實《傳道書》是慨歎日光之下人無法掌控財富、成就、命運;無法突破世代的循環,更無法避免死亡。但《傳道書》最終指出不妨轉而思想日光之上的神,與祂建立關係,藉祂超越那虛空的循環。

「安息」在聖經裡有多重意思。「安息」最早是指上帝完成了一切創造的工後,就歇息下來,滿足地欣賞祂的傑作。「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四十六篇10節)其中的「休息」就是指「停止」,意謂在困境下不靠自己去掙扎,停下來先聽神怎麼說,等候神動工。「安息」也指安靜下來,在默想默觀中心靈與主相遇的時刻。

「躺平」與「安息」的意思有點相似,同樣是拒絕名利的勞役,但不同之處是「躺平」來自對社會的失望,是被動的,無奈的;而「安息」則是對上帝的盼望和渴慕而停止掙扎、勞碌,專心尋求與衪同在,願意減少工作和收入、減少消費、減少非必要的社交和娛樂。

「獨處禱告」很能幫助我們進入安息。安然靜默於斗室,在沉澱的心境中,創出神聖的空間,恢復想像,校正焦距,調整視野,提升心靈質素和境界,卸下重擔,渾然忘我歸回安息,必能從新得力。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