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由覺醒到反覺醒

近年來,隨著「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思潮影響,一些電影作品以多元化的角色選角,卻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例如新版《白雪公主》由深色皮膚的演員出演公主;Netflix的新片《埃及豔后》找來黑人演員來擔任艷后(艷后本身是希臘人),這些電影都不符早年原著的形象,喪失了歷史感,「毀壞」了觀眾的童年回憶。平淡的票房反映了市場不受落。

「政治正確」多元化選角雖然目的在於讓不同族裔「站出來」,但過度強調這種「正確」卻不可避免地對原作乃至某些人群產生傷害,過度的政治正確反而變成「逆向歧視」。

今屆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賀錦麗慘敗,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她所代表的「政治正確」遭到迎頭痛擊。《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這次美國總統選舉與其說是選民支持特朗普,不如說是選民拒絕跟從左翼的「覺醒文化」(Woke Culture)立場。

覺醒文化原先是美國民眾反思種族偏見與歧視,不久拓展至社會正義議題,包括性別平等、LGBTQIA(註)權利、環護、挺巴學潮和其他形式的社會不平等。但覺醒主義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些批評者認為這種運動有時過於激進,甚至抑制了言論自由和開放討論。

這種抑制言論的手法,形成所謂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又稱為「指控文化」(Call-out Culture)或「抵制文化」,是指利用媒體的輿論壓力,公開問責,對某些所謂「不當」言論表達反抗和抵制,使之「被取消」(Cancelled)於原有的社會關係平台。

「取消文化」在捍衛女性、少數族裔及弱勢群體的平等權利,以及在追求多元、平等和正義方面曾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另一方面,矯枉過正的「取消文化」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和極化。

此外,覺醒主義中的「自覺身份認同」,強調每個人有權決定和表達自己的身份(包括性別、種族、性取向等多方面),而不受傳統和社會期望的限制。但這也引發了一些新的擔憂,例如在公共洗手間或更衣室,對於那些根據自我認同選擇使用女性設施的跨性別人士(Transgender),部分人擔心這可能會給生理女性(基因性別)帶來不適或安全隱患。

近年美國共和黨反覆強調「取消文化」是民主黨的「極左的錯誤」。「覺醒」幾乎成為保守派人士所反對的代名詞。反覺醒(Anti-Woke)運動以不同的形式,被不同的共和黨議員提起,發展成後特朗普時代保守組織的綱領性理念。

由覺醒到反覺醒,人們的道德標準如同鐘擺來回擺動,如老子所言「物極必反」難以掌握。然而《聖經》所呈現的上主擁有永恆不變的道德標準,如無條件的愛神愛人、十誡、公平公義、悔改與赦免、憐憫和同情,為我們指引了更堅實的道德根基。

(註):LGBTQIA:L = Lesbian 女同志、G = Gay 男同志、B = Bisexual 雙性戀、T = Transgender 跨性別、Q = Queer 酷兒(疑性戀)、I = Intersex 雙性人、A = Asexual 無性戀者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