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關懷:真正的糧從天而來

真正的糧從天而來

吃的文化在華人社會中一向極為重要,時至今日,此情況依然未變。無論是在 Facebook、Instagram,或其他社交媒體平台,隨時隨地都可見到琳瑯滿目的美食照片與一大群人共餐的場景。這些朋友所重視的,自然不僅是「擁有食物」那麼簡單,所謂「美食」,是指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名貴的菜式與講究的「賣相」更是不可或缺。食客們對美食質素極盡講究之餘,也習慣以美食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有助加深友誼。

不少雜誌或電視節目以食物和食肆為主題,頗受歡迎;若再配以美酒介紹、烹飪比賽等元素,更加吸引大量粉絲,美食節目因此更為膾炙人口!

茶餘飯後的話題

我自問從未特別關注美食,年紀漸長,更注重的是食物的營養與對身體長遠的影響。然而,原來關注這些也是一門學問——什麼是 Keto Diet、地中海飲食?何謂有益的膽固醇?又有哪些抗三高的特別食譜?在富裕社會中,這些話題成了茶餘飯後的話題。

希伯來文化似乎也同樣重視飲食與宴樂。據說,一群家人與好友可以連續七天飲宴,以慶祝婚禮或其他重大節日。福音書也記載,主耶穌曾親臨加拿婚宴,並按祂母親的指示,在主人家未預備足夠美酒之際,為其解圍。舊約聖經也記載約伯蒙主賜福,擁有豐厚家財,但他擔心子女因經常設宴而忘記向上帝禱告與感恩。

這些經文帶給我們的啟示或許是:在世上享用美酒佳餚、設宴款待,是常見且無可避免之事;信徒的態度應當如聖經所教導:「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十章31節)換句話說,我們是否會因為太過注重美食和吃喝,而忽略了向神感恩、繼續倚靠祂而生活?

真正的飽足

當主耶穌餵飽五千人之後,祂大膽向跟隨祂的人宣告:「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六章35節)眾人剛剛經歷過耶穌擘餅的神蹟,自然會聯想到他們祖先在出埃及曠野中,所領受從天而降的糧——嗎哪。他們按摩西的話每日拾取嗎哪,不能多取,也不能為別人代拾,更不可留存到隔天。這真是一種奇妙的供應!

然而,即便嚐過天糧的人最終仍會離世;但主耶穌所應許的是,信靠祂的人不再飢餓和乾渴。正如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說:祂將以自己的血為世人立下新的約。信主的人應當定期恪守主餐,認罪悔改、歸向主,與其他信徒一同領受主的身體。不再依靠條文、禮儀,或身份和地位,而是單單信靠祂,重建與上帝的關係,活出信徒的新生命,並耐心等候主再來、進入永生!

每天領受

當我們進入主的新生命,我們便明白「信靠與順服」的重要。要真正領受這「生命的糧」,我們必須每日思想主的話語和教導,並對聖靈的帶領保持敏銳。相信主耶穌這生命的糧,不只是滿足肉身的需要,更是滿足心靈深處的渴求,如平安、方向、真理、公義與愛等,這些都將日漸更新我們的生命。

然而,我們仍需生活在這日漸敗壞的世界中,因此我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主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常常以天上的事、天父和主耶穌關心的事為念,而非跟隨一己的私慾、享樂、金錢或地位。聖經在《腓立比書》和《羅馬書》中都提到一些被世俗攻陷的假信徒:「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立比書三章19節)

屬天與屬世的選擇

「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羅馬書十六章17-18節)

保羅指出,這些人只在乎滿足自己的「肚腹」,也就是說,他們回到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世俗道路,如暴飲暴食、放縱私慾、不受約束。這樣的行為可能會使許多人跌倒。

願主憐憫我們,使我們珍惜這「生命的糧」,每天緊緊跟隨祂的腳步。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